回顾盐城60年的沧桑巨变,前瞻沿海发展国家战略的实施,盐城今后实现科学发展将局面一新,盐城环保产业园也担负着更重的历史责任。
盐城东望日韩、西襟苏北腹地、左拥浩荡黄海、右枕洪泽湖碧波万顷,拥有江苏最阔版图、最长海岸线、最广海域面积、最大滩涂、最独特生态环境,具有海、陆、空、河兼备集成的交通优势。
1949年,全市GDP只有2.8亿元, 经济以农业为主。2008年,全市GDP1603亿元、财政收入216亿元、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62元,分别比1949年增长572倍、1359倍和298倍。
在举国上下欢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日子里,盐城人更是好事连连。今年,江苏沿海地区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一起交汇盐城。面对如此机遇,盐城813万人民举全市之力,于2009年4月成立了“江苏盐城环保产业园”,一大批高、特、名、优环保项目落户园区。身为盐城环保产业园主政者和一名盐城市民,抚今追昔,感慨万千。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盐城人一直梦想追赶苏南。但由于思想上:“小进则满”,产业规划、市场研究能力与产业链发展趋势脱节,人才、资金、技术力量等瓶颈因素制约,造成环保、光伏等新型产业运作“雷声大雨点小”,不少开发区和产业园区都面临“只见项目,不见产业”的招商困境。
现在,随着国家战略的实施,沿海开发一出出重头戏精彩上演。盐城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工业集中、城市向东”的发展战略。现有主城区要向东拓进,跨过沿海高速向海边发展,还要南延北扩,形成从大市区到沿海港口的阶梯式、连贯式全方位覆盖,使盐城真正发展成沿海特大型城市。通过择优扶持、科学布局,走生态路,打绿色牌,倾力建汽车城、环保工业城、绿色生态城,创建一条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盐城环保产业园4月份挂牌、确保10月份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实现亿元以上重大项目近20个,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0多个,就是“盼来政策快落实”有力佐证。
回顾盐城60年的成就,前瞻沿海发展国家的战略实施,我们对盐城今后实现科学发展满怀信心,也对盐城环保产业园所担负的历史责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沿海三市,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发展“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和环保产业”是江苏的总体部署,《规划实施意见》明确盐城要“加快培育壮大优势主导产业”,给环保产业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盐城明确坚持“四个不”:决不把放低环保门槛作为招商引资的条件,决不接受污染转移,决不让沿海经济区成为新的污染源,决不以牺牲沿海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环保产业园正是引领沿海科学发展的“龙头”、“风向标”,是基地中的“基地”培育壮大这一绿色产业,打造盐城大市区东进的先导区和新产业基地,是盐城沿海开发板块上的重要节点,已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为此,盐城环保产业园在挂牌时,就编制了定位高远的环保产业振兴规划纲要。近期:凭借专业的公共创新平台、整合优秀的环保人才队伍和发达的产品营销网络,着力打造集研发设计、科技孵化、生产制造、运营服务、检测认证为一体的国家级综合性环保产业基地;中期:抢抓机遇,实行产学研结合,推进清洁生产,努力将园区建设成为“以清洁生产、低碳发展、环保小镇为特色的低碳产业示范园区”;远期:依托环保产业的发展、人居环境的塑造、旅游资源的整合,实现工作、生活、旅游多种功能相互交融,共同支撑起盐城环保科技生态新城。
如今的江苏盐城环保产业园,到处塔吊林立,施工昼夜不停。正以雄浑磅礴的气势,向新中国甲子大寿献礼!
(作者系江苏盐城环保产业园党工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