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中国江苏网 > 理论之光 > 正文
引发“十二五”我国经贸环境重大变化的十大因素
http://theory.jschina.com.cn  2009-10-19 15:38:00

  编者:奥运会办过了,60华诞庆过了,接下来中国社会的最大关注点是什么?从经济层面看,应是“十二五”规划。为此,本版今起新辟前瞻“十二五”专栏,陆续推出有关专家及研究人士关于“十二五”问题的前瞻性研究成果。今日首发国家发改委外贸研究所所长张燕生研究员的文章,以裨读者,并欢迎大家来稿,共同探讨。

  我国经济即将进入“十二五”时期。从目前情况看,有十大因素可能引发我国的经贸环境发生重大变化。这十大因素分别是,我国低成本竞争优势已经进入一个结构转换的过渡期;加工贸易和招商引资环境将有新变化;自主创新将是提升出口竞争力关键;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为增强出口竞争力提供重要支撑;开放竞争将成为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助推器;人才、资本、产业、产品的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升;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不断破解;人民币的区域化和国际化进程稳步推进;对外贸易战略性调整与城市化发展之间的联系更密切;中小企业的创业创新环境进一步改善。为此,我国应着力提高劳动力素质,将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解决自主创新的环境和动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进产业国际化进程等作为改革、发展的重点。

  一、提高劳动力素质作为提升出口竞争力的重要一环已迫在眉睫

  到2008年底,我国城镇人口已达6.07亿人,农民工总数2.2542亿人,其中在本乡镇以外就业的农民工有1.4041亿人,在本乡镇以内就业的本地农民工8501万人。现阶段城镇每年劳动力供大于求约1200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估计约1.2亿人。即,我国低成本竞争优势已经进入一个结构转换的过渡期,农村剩余劳动力预计在未来15年内基本转移完毕,如果“十二五”不能够加快对外贸易方式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未来调整的压力会更大。尤其在印度的劳动力资源更年轻、人均收入更低的情况下,挑战则更加严峻。据世界银行的统计,中国和印度2008年的人均GDP分别为5345美元和2753美元。另一组数据表明,在15至34岁人口组中,中国占总人口的29.07%,为38011万人;而印度占总人口的34.99%,为38296万人。要在“十二五”时期加快对外贸易的战略性调整,形成新的出口竞争优势,应持续增加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在职培训的投入,把提高劳动者的基本素质和职业训练、增加人力资本积累和增值作为一项战略性工作来抓,形成高素质人力资源新优势。

  二、加工贸易和招商引资环境将发生新变化

  我国目前的对外依存度(进出口额/GDP的比例)明显高于美国的22.4%和日本的28.2%,低于德国的69.6%。但德国的对外贸易以区内贸易为主,对亚洲和北美市场的依赖较小;并以零部件和中间产品出口为主,贸易摩擦较少。而我国的出口对欧美市场依赖大,并以加工贸易为主。2008年,我国加工贸易额占外贸总额的41.1%,其中加工贸易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47.3%,加工贸易顺差达2968亿美元,高于外贸总顺差2955亿美元。外资企业加工贸易出口额达5721.95亿美元,占外资企业出口总额的72.37%。

  加工贸易是国际资本与我国低成本劳动力相结合的一种有效的贸易方式。但下一步的挑战是,如果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本转移完毕,加工贸易还会留在我国吗?国际资本,尤其是欧、美、日、韩等资本是否会寻求新的劳动力来源地呢?中国和印度投资环境目前的差异主要在基础设施方面,假设日本未来投资2000亿美元来打造孟买到德里工业带的基础设施,中印基础设施差异在未来10年至15年内显著缩小,印度是否会成为全球新的加工组装基地呢?2008年,印度已经取代中国成为日本企业在亚洲投资规模最大的国家。一旦上述情况成为长期变化趋势,国外生产性直接投资逐渐减少,加工贸易持续下降,意味着我国的贸易顺差将大幅减少。因此,在“十二五”时期,推动对外贸易及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已经刻不容缓。提升加工贸易的本地增值、本地配套、主体本地化的比重,同时提升民营出口企业的增值能力和技术含量,是战略性调整的一个方向。

来源:人民网   作者:张燕生   编辑:袁涛
复制本文链接
【收藏: 365Key ViVi】 【打印预览】 【大字 中字 小字】 【论坛讨论】 【关闭窗口

上下篇导读

Loading...

相关新闻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