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中国江苏网 > 理论之光 > 正文
论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中国化之路及时代召示
http://theory.jschina.com.cn  2009-11-09 16:14:00

  1991年发表的《中国人权状况》白皮书是指出,“享有充分的人权是长期以来人类追求的理想。从第一次提出‘人权’这个伟大的名词后,多少世纪以来,各国人民为争取人权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取得 了重大成果。但是,就世界范围来说,现代社会还远没有能使人们达到享有充分的人权这一崇高的目标,这也就是为什么无数仁人志士矢志不愉地要为此而努力奋斗的原因。”新中国成立六十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把人权的普遍性原则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为促进和保障人权做了不懈的努力,中国人民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人权事业取得了历史性发展,形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权发展之路,保障了人民群众各项权益落到实处。

  一、中国人权发展之路应当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为科学的人权观

  马克思、恩格斯历来重视人权,一直把实现全人类的自由解放这一最高人权作为自己终身奋斗的目标。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权本身就是特权”,“平等地剥削劳动力,是资本的首要人权。”此后,马克思、恩格斯在唯物主义基础上,批判吸收资产阶级人权观,提出了新的人权观即无产阶级的人权观,认为首先无产阶级革命将建立民主制度,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同时,他们还鲜明的指出只有在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下的共产主义社会,全人类才能获得最高、最广泛性、公平性和真实性的人权,认为“一个人有责任不仅为自己本人,而且为每一个履行自己义务的人要求人权和公民权”。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脱离了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人权理念,把对人权的理解建构在以吃、穿、行等为基础的唯物主义基础之上。因此,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不是脱离发展现实的观念,而是建立在现实社会基础之上,并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念。

  马克思人权的发展的路径是从政治的解放到人的解放,并通过由雇佣劳动到联合劳动来实现。正如马克思所说“在现代,物的关系对个人的统治、偶然性对个性的压抑,已具有最尖锐、最普遍的形式。”所以,在资本主义统治之下人们表面了获得了比等级社会更多的自由,但这种建立在雇佣劳动基础上的人权使人更加屈从于物的关系,是一种更加的不自由。要实现人的解放就必须消灭这种不平等的雇佣关系,马克思指出“无产者,为了实现自己的个性,就应当消灭他们迄今面临的生存条件,消灭这个同时也是整个迄今为止的社会的生存条件,即消灭劳动。”所以说实现人的解放,必须从实现劳动的解放开始,从雇佣劳动向自由联合劳动发展。

  二、新中国的人权发展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新境界

  (一)新中国独立奠定了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基础

  1949年后,面对着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的封锁扼杀,以及国内百废待兴的严峻形势,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以争取国家独立权、保障人民民主权和基本生活权为核心的人权思想。对外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战略,争取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支持,在国际上争取国家民族发展的空间;对内肃清国民党残余势力,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地位,发展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条件。

  (二)经济事业不断进步保证了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经济发展是保障人权的基础,在经过文化大革命的反思之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以保护人权、维护人权、反对霸权,保护社会主义国家多数人人权、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加快发展实现共同富裕进而保障人权的观点,将中国社会带入改革开放时期。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作者:宋茜瑶   编辑:袁涛
复制本文链接
【收藏: 365Key ViVi】 【打印预览】 【大字 中字 小字】 【论坛讨论】 【关闭窗口

上下篇导读

Loading...

相关新闻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