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是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主题的重要论断,这是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是新时期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举措,对于当前和今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然而,现在许多基层党员的主体意识相对淡薄,不少人仍习惯服从甚至盲从,缺乏应有的权利意识和民主意识。作为一个工作在一线的基层组工干部,结合地区实际和工作体会,就如何充分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改革创新党员主体的实现途径和方式,加强和深化农村党内民主建设方面,谈谈个人的一点粗浅看法。
一、正本清源抓基础,努力提升党员素质。
现在在农村基层党员中综合素质不高主要体现在理论水平缺乏,思维方式不科学;奉献精神缺乏,扎根基层思想不牢;大局观念缺乏,政令不能畅通等问题,究其原因无外乎责任心不强和学习不深入两方面,这就要求基层党支部发挥组织核心作用,一方面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基层党员干部政治理论水平。基层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表面上看是管理问题,实际上是党员干部长期不注重学习或学习浮于表面,政治觉悟较低,理论水平不高造成的。当前农村改革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都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需要我们思考问题,从全局出发,以党和国家的利益为重,真正成为知识面广、理论水平高、开拓进取的优秀党员干部。另一方面改进工作作风,以良好的作风赢得群众的信任。当前,一些基层工作仍不规范,处理问题存在“土办法”、“土政策”等不良现象,同时基层党员干部天天都要和群众打交道,这就要求基层党员干部切实关心群众生活,维护群众利益,不断拓展政务公开的内容,规范工作制度。党员干部要积极行动起来,将本职工作做好,端正态度,以良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工作中,为群众做出表率。第三加强工作实践,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实践能力。充分运用现场参观、情景教学、观看电教片等手段,组织基层党员干部参观学习,积极寻求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点,提高基层党员干部服务居民群众、帮助居民群众致富的本领。同时鼓励基层干部通过自学、函授等方式方法,参加经济管理专业或科技专业学习培训,对学有专长推动基层经济发展的党员干部授予相应的技术职务,对业绩突出的予以重奖,从而在导向上激励干部努力自我更新、完善自我,从而尽快成长为“复合型”人才。
二是纲举目张抓根本,切实加强党员管理。
由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农民一般都是一家一户独自生产经营。加上农村党组织比较涣散,农村党员的组织纪律性不强等原因,导致农村党组织基本不开展活动,基本不组织学习。因此,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千万不能忘记统筹城乡党员管理。一方面要统筹党费缴纳和管理。按照以往的做法,农村党员党费缴纳非常少。但是,现在部分农村党员认为,城镇党员就应该多交党费,农村党员的党费反正不多,交不交都无所谓。这样以来,很多农村党员忘记了自己作为党员的基本义务,实际上已经成为具有组织关系的“非党”同志了。因此,应该调整有关党费收缴政策,严格核算农村党员的收入,适当调整农村党员的缴费比例,同时将党费的开支向农村倾斜,利用党费逐步改善农村党组织的条件,让农村党员充分认识到缴纳党费不光是义务,还能够通过党费加强组织建设;另一方面,要统筹城乡党组织建设。通常来讲,城镇党组织有比较稳定的经济来源,党组织建设有一定的资金作为保障,党组织活动开展也比较频繁。而农村基层党组织则相反,由于没有固定经费作保障,基层党组织“手长衣袖短”,想把基层党员带领得更好却苦于没有条件。因此,各级党委应该从农村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农村党组织的困难,千方百计筹集资金,调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积极性,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得更好,使其更具有凝聚力和影响力,让农村党员充分感觉到党组织的关怀。当然,我们在强化基层党员管理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党员的关心,既要加强对困难党员的关心和支持,也要加强对后进党员的关心和帮助。组织党员发扬同甘共苦的精神,经常过问困难党员的工作和生活,帮助解决工作生活中的难题。对思想落后的党员同志开展谈心谈话,督促这部分党员对照检查自己的思想根源,帮助他们解决思想问题和工作困难,不能让这部分党员的思想滑向更深的深渊。
三、切中要害抓关键,强化党内监督机制。
重点通过健全完善交流、提案、批评、举报、质询、评议、述职等制度,拓展和创新党员监督的新途径。引导党员主动接受党组织、其他党员的监督,把党员行为置于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普遍监督之下,充分发挥党内监督在发挥党员主体地位中的维护和保障作用。要着眼于促进领导干部廉洁用权、依法用权、公正用权,加大上级对下级、下级对上级和同级相互之间的监督力度,使党内民主监督的有效性不断增强。推进党内民主监督,明确党代会对全委会与全委会对常委会的权力委托―代理关系,保证委托者对代理者的控制和监督,发挥党的集体领导在监督中的作用,发挥党代表和党委委员在监督中的作用。完善巡视制度、党组织民主生活会制度以及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等制度,使党内民主监督的领域更加广泛、重点更加突出、操作更加具体。
(作者系江苏省滨海县天场乡组织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