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西方模式
所谓国家发展模式,乃是指一个国家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建设富裕理想社会的途径及其所呈现出来的特点。在当今世界,可以确定的发展模式,只有已经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西方发达国家的欧美模式,即西方模式。
西方模式是建立在私有财产基础上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他们相信基于追逐私利的资本主义,经由充分的自由竞争,就会被市场经济这一“看不见的手”调节,其结果就能满足人们的相互需要,促进社会的共同利益。
可资本主义从17世纪产生到20世纪前期200多年间的现实,却是两极分化、贫富悬殊、阶级矛盾尖锐,而且周期性的爆发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社会主义运动就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则既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也是传统的市场经济理论的危机。为了纠正“自由主义”的弊病,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凯恩斯主义通过国家干预这只“看得见对手”大规模直接干预社会经济,从而刺激“有效需求”的办法,以求实现“充分就业”,经济“均衡增长”,最终消除危机。凯恩斯主义虽然能够缓和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促进经济的发展,但并不能解决“自由市场经济”的根本问题。20世纪60年代出现于资本主义社会的高失业、高通胀的现象,又宣告了凯恩斯理论的失效。作为凯恩斯理论的反动,20世纪70年代以美英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推行了“自由资本主义模式",亦即”新自由主义“。这一模式主张经济的自由化、市场化、私有化和全球化。随着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特别是2008年发生于美国并波及全世界的金融危机,又宣布了“新自由主义”的失败。于是再度转向凯恩斯主义。
其实,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来看,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从来没有真正实现过,它只不过是古典经济学家们,在与封建主义斗争中所提出来的理想化的理论。实践证明,在国家存在的前提下,市场经济就不可能是“自由放任”的,也不可能由“看不见的手”来实现社会利益的和谐。现在西方发达国家的中产阶级以及福利社会的形成,本身就是国家干预的结果。而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性的金融危机,恰恰是因美国政府的“自由放任”造成的。
虽然世界上根本找不到纯正的“自由资本主义”,可西方发达国家却在到处推销所谓的“自由资本主义”模式。
一国经济的发展总是在一定的政治、法律环境下进行的,西方的政治法律环境,是建立在人权基础上的两党制(基本形式)的议会民主制度,这一制度是17世纪新生的资产阶级战胜神权和封建王权的有力武器,是人类的一大进步。这一制度从一诞生起就一直处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中,并且伴随着长期的斗争。选举权一开始是有财产、性别、身份限制的,它只是富人、白人和男人的权利,真正的普选直到20世纪60、70年代才实现,美国黑人到1965年才有了投票权,瑞士妇女的投票权到1971年才实现。
西方发达国家无视自身经济、政治、法律制度形成的历史性、渐进性和曲折性,却依靠其政治经济优势和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把其政治、经济制度捆绑起来,作为一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唯一普世模式在世界上强力推行,并将其意识形态化。对其它模式(如中国模式)抱敌视态度,视其为西方模式的威胁,苏东剧变后,他们甚至认为世界的发展将终结于“西方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