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社会大转型,时代大变革,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与冲突,一些群体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种“怨天尤人”的情绪,干部队伍也不例外。
在一般人眼里,干部职业稳定,社会评价高,应该是“怨气”较少的群体,可在现实工作生活中,面对困难、问题、矛盾的时候,一些领导干部也摆不正心态、放不平心绪,由此生出“怨上级”、“怨下级”、“怨机制”等种种“怨”来。
干部“怨气”太盛,对个人而言影响工作状态和身心健康;对组织而言,可能造成整个系统的“怨风”,将严重影响干群关系和政府公信力。
除了主观原因之外,干部“怨气”背后到底还存在着怎样的逻辑链条?为了搞清楚干部群体当中“怨气”的轻重程度、影响因素、危害状况和化解措施,我们组织了关于干部“怨气”大型社会调查。
通过对分布在各层次、各领域1.5万余人的调查,我们发现,干部“怨气”绝不是个别和局部现象,而带有普遍性。“怨”不仅仅是一种不良心态,“怨气”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如何化解?本期“特别策划”以下内容会给您回答。
关于“怨气”的私下观点
—— 干部有“怨”,领导、组织部门怎么办
林彦博等
在调查采访过程中,许多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从不同角度对“怨气”问题表达了私下观点,他们反映,虽然“怨气”干部大多是因为自身心态不正,但是,许多“怨气”的产生往往也有外在因素,如单位领导方式、机制因素及制度冲突等,他们希望这些真实的声音能引起领导者的重视与思考
只要有用心的领导,就有可爱的干部
许多基层干部在接受人民论坛记者采访时私下表达的观点表明,要解决干部“怨气”问题,除了要求“怨气”干部自我调整外,作为领导应树立这样一个观念,这就是:要把干部当亲人。
要从内心深处把干部当亲人。干部几乎都把领导当主心骨,作为主心骨,领导就要从内心里把干部当亲人。人都是有感情也是懂感情的。领导者把干部当亲人看,干部就会更加把我们当亲人待。虽然干部和领导之间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但他们常常更懂得珍惜。作为一个领导,当你把干部当亲人时,你会有一种感情上的慰藉和灵魂上的升华,你会欣然触摸到每个干部的可爱、可亲、可敬、可钦。他们的优点你会由衷地赞美,他们的不足你也会善意地包容、真诚地帮助。人从来没有谁比谁高贵,只要有用心的领导,就有可爱的干部。多想想干部的好,你自然会被干部欣赏。
要俯下身子聆听干部的心声。干部找领导不容易,要下很大的决心。作为领导者,我们在干部找上门时,是不是应该把身子稍稍前倾,俯下身子来聆听干部的诉说呢?干部来找你,也并非一定要你解决什么,问题是他们需要倾诉,需要一个领导当听众。那么,就请你用一个好的姿态、语气、脸色、心情聆听一下干部的倾诉吧。聆听干部的倾诉乃是做领导的最起码职责。不冷漠地拒绝、不盲目地表态、不专横地打断、不自以为是地拍胸起高腔、不漫不经心地细语含鄙视,也是做领导的最基本的修养。
要设身处地理解干部的处境。干部有要求,领导要理解。沉闷唤起他们思动的念头,落差激起他们上进的期盼。作为领导者,要把自己置身于干部的处境中去思考、思维。设身处地想干部之所想,你会增添更多的对干部的理解,干部也会更多的设身处地为你着想。领导是需要权威的,干部也是有理智的。领导的权威是建立在干部的理智上的。只有尊重干部的理智,领导才会赢得自己的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