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中国江苏网 > 理论之光 > 正文
李景治:党内民主模式基本特征
http://theory.jschina.com.cn  2010-01-25 11:28:00

  党内民主建设的发展历程

  党内民主建设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三个大的历史阶段。

  第一,党内民主制度的初步建立及党内民主作风的形成。

  中国共产党的民主制度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借鉴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经验建立起来的。党的五大通过的党章正式确立了民主集中制原则,党内民主制度初步建立。遵义会议纠正了王明的错误路线,恢复了党内民主原则,从而使党转危为安。

  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党内民主制度不断完善。党的七大第一次明确规定了党员的民主权利,科学地阐明了民主与集中的辩证关系。各级领导机关建立了“党委制”。毛泽东在《关于健全党委制》中强调:“党委制是保证集体领导、防止个人包办的党的重要制度。”党内民主蔚然成风,形成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的作风;集体领导、民主讨论、民主决策的作风。

  第二,执政党党内民主建设的曲折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作为执政党继续坚持党内民主制度,继续弘扬党内民主作风。党的八大进一步完善了党内民主制度,第一次提出全国、省级和县级代表大会实行常任制。毛泽东同志强调:要“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

  可惜,面对执政所带来的挑战,党内民主建设遭受了严重挫折。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未能坚持,八大后有十三年没有召开新的党代会,严重违反了党章。党内过度集权、少数人说了算,民主集中制原则被歪曲,过分强调集中而忽略民主。庐山会议之后,党内民主氛围变差,不同意见受到压制,持不同意见的同志受到打击、迫害。个人崇拜越来越厉害,个人专断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乃至中央决策出现重大失误。可见,这一时期党内民主制度还比较脆弱,容易遭到破坏,还不足以对党的领导人特别是最高领导人,形成强有力的制约。

  第三,党内民主建设在改革开放中全面健康发展。

  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证明:党内民主建设直接关系到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粉碎“四人帮”之后,党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拨乱反正、恢复党内民主的基本制度和党内民主的优良传统。邓小平同志指出:“不彻底消灭家长制作风,就根本谈不上什么党内民主,什么社会主义民主”,“民主集中制执行得不好,党是可以变质的,国家也是可以变质的,社会主义也是可以变质的”。

来源:人民网-《人民论坛》   编辑:袁涛
复制本文链接
【收藏: 365Key ViVi】 【打印预览】 【大字 中字 小字】 【论坛讨论】 【关闭窗口

上下篇导读

Loading...

相关新闻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