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中国江苏网 > 理论之光 > 正文
当代英国工党的组织变革及评价
http://theory.jschina.com.cn  2010-02-04 11:34:00

  “ 不进行变革的政党将会死亡,工党是一个生勃勃的运动而非一座历史纪念碑。”上个世纪70、80年代以后,在蓬勃兴起的全球化浪潮和新科技革命影响下,英国的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和阶级认同及民众思想意识发生重大变化。这些重大变化迫切要求工党正确认识并顺应新时代条件和社会环境的要求,及时制定与变化了环境与条件相适应的理论和政策,以最大限度地取得选民的支持。然而,工党自身的组织结构和决策体制存在的积弊,严重妨碍工党对自己理论和政策的调整。在这种情况下,党的组织改革在某种意义上成为工党理论和政策调整的前提。1983年金诺克上台后,开始对工党的组织结构和决策体制进行改革,中间经过史密斯,到布莱尔最终完成这一改革。英国工党的组织变革,始终围绕着扩大党员的权利和作用、削弱工会等党内团体的力量和影响、加强党的中央领导层的权威和党的团结和统一这样一条主线展开。

  一、从集体党员到个人党员--党员队伍结构的调整

  工党成立之初,是由65个工会和3个社会主义团体组成的联合组织。工会和其它团体以集体名义入党,党通过联合这一机制,间接地获得了“党员”。1918年以前,工党只吸收集体党员,不吸收个人党员。1918年后工党开始吸收个人党员,但是附属组织的集体党员(其中绝大多数是工会)仍是工党的主要党员来源,工党在新党纲中也没有把个人作为党的事业的基本单位。因此,工党个人党员虽然在不断发展,但在数量上一直无法与附属团体的集体党员,特别是工会的集体党员相比。虽然集体党员在工党的发展史上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集体党员为主的工党党员结构,也有其固有的弊端:第一,参加工党的工会和其它团体都是以独立身份出现的,对内是工党的集体党员,对外是一个独立的组织,它们不仅有自己的政策主张和要求,而且还有自己的组织机构。这种结构使得党中央难以制定统一有效的政策,也使得工党内部派别斗争十分激烈。第二,在这种结构下,个人党员的权利和作用都是十分有限的,因而妨碍了个人党员积极性的发挥,也降低了对民众入党的吸引力。从70年代以来,随着产业工人的大量减少和保守党政府的打压,工党党员的数量不断减少,而尤以个人党员的减少为明显。1979年,工党有党员723万,其中工会集体党员655.8万,个人党员66.6万。到1983年,党员总数减少到645万,其中工会党员615.9万,个人党员29.3万。

  从金诺克开始,工党领导人已经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和发展个人党员的重要性,开始改变工党一向不注意吸收个人党员的做法,提出了使工党成为拥有百万党员的真正的大众党的“全国党员发展计划”,试图通过发展个人党员扩大党员队伍,并改变工党作为“工会党”的特性。史密斯和布莱尔继续采取措施加快发展个人党员的步伐。一方面,鼓励大量的由工会等团体集体入党的党员通过履行手续重新成为个人党员。另一方面,从社会上大量吸收个人党员。社会上的人士无论成份如何、职业如何,只要认同工党的基本党纲,能按时缴纳党费,言行不严重违反工党党章的规定,经过选区党组织或中央党部的登记手续,就可以成为工党的个人党员,享有个人党员的各种权利。通过这些措施,工党个人党员迅速从个人党员人数迅速从1992年的27.9万上升到1997年的40多万。大量不具有传统社会主义思想的个人党员的加入,对优化工党内部党员结构、制约党内工会力量起了重要作用,也为工党废除集体投票制奠定了基础。1997年大选胜利后,工党仍然没有放松这方面的工作。工党还注重发展妇女党员,提高妇女党员在党内的地位。

  二、从集体投票制到一人一票制--党内选举制度改革

  工党成立以来,集体投票制是其内部运行机制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无论是党的领袖、议会候选人还是工党年会表决,选区党组织、工会和其它附属团体都以集体名义投票,即实行集体投票制。按照这一制度,在投票时,选区党组织、工会领导人代表某个组织投票,如果该领导人投了赞成票,则视为该组织全体成员都投了赞成票;而如果投反对票,则视为该集体全体成员都投了反对票。由于工会占40%的选票,且实行集体投票制,就为工会领导人操纵领袖选举和党内事务提供了组织基础。工会内部的集权化及其投票上的优势,反映出来的是工会力量过于强大和处理问题上的容易脱离实际,因此,废除集体投票制,实行一人一票制,削弱工会在党内的影响力,就成为工党组织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布莱尔曾指出:“变革工党成员结构的重要性不亚于任何其它事情。这是绝对至关重要的。……请严肃对待这件事,这么多年来受集团投票支配的原因是由于人民认为工党内部有很多小团体,并且可以说,集团投票是对他们积极性的一种制约。现在实际发生的是一个变革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在工党的许多决策中采取一人一票的做法。”

  在金诺克任领袖时期,工党成立了一个“联络工会审查小组”,成员由影子内阁成员、执委会成员、工会领袖组成,专门讨论有关一人一票制、工会在选举团中所占比例问题。但是,由于工会领导人的阻挠,金诺克提出用一人一票制的办法选举议会候选人的努力遭到否决。史密斯任领袖后,继续推进选举制度的改革。1993年,史密斯在布莱尔、布朗等人的支持下,与工会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并以不通过此建议就辞职来表明其改革决心。最后, 工党年会以47.5%对44.4%通过决议:工会和选区工党在领袖选举和议会候选人选举时采用“一人一票制”,而且工党集体党员只有在成为个人党员之后,才具有在选区工党参加投票的资格。同时,领袖选举团的选票比例由议会工党、选区工党组织各占30%,工会占40%的格局改为议会工党、工会和选区工党各占三分之一。这样以来,参与领袖选举的人由原来的几百数千个党员积极分子扩大到数百万普通党员,工党从间接民主转向了直接民主。布莱尔就是第一位按照这个程序当选的工党领袖。

  布莱尔上台后,一人一票制的适用范围被进一步扩大,在一切最重要的问题上都采用了一人一票制的表决方法。例如:1995年在修改关于党的目标的党章“第四条”时,工党改变过去只有大会才有权修改党章的规定,按一人一票制进行全党表决。1996年工党又采用一人一票制通过了竞选纲领。废除集体投票制,实行一人一票制的方法,不仅取消了工会集体投票的特权,从根本上削弱了工会左右工党人事和政策的影响,而且削弱了以前控制选区党组织决策的积极分子的影响,扩大了普通党员的民主权利。一人一票制的采用被认为是工党用代表直接民主制取代了委托民主制的标志,是新老工党在组织上最重要的区别之一。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作者:刘靖北 张文成   编辑:袁涛
复制本文链接
【收藏: 365Key ViVi】 【打印预览】 【大字 中字 小字】 【论坛讨论】 【关闭窗口

上下篇导读

Loading...

相关新闻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