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睢宁县粮食局按照省市纪检监察工作的统一部署,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目标责任制,汲取教训,剖析案件频发的根源,深化改革,加大反腐源头治理力度,不断完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综合防治反腐倡廉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促进了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其主要做法是:
一、深刻剖析案件多发的根源:
几年前,睢宁县粮食系统,由于部分党员干部的权力观、利益观、人生观发生严重错位,致使违法违纪案件屡屡发生。如直属粮库原主任贪污、受贿案件和姚集粮管所原所长、会计贪污挪用公款窝案等案件的发生,不仅使企业蒙受了巨大损失,而且涉案人员有的被判处长刑(所长被判刑十八年,副所长和会计分别被判刑十二年)等等,不仅给国有粮食企业的形象造成严重损害,而且,国有资产严重流失,职工利益受到极大伤害,集访群访事件不断,企业走到频临倒闭的边缘。
在总结教训的同时,他们首先分析了国有粮食企业经济案件频发的原因:一是所谓的“原罪”现象。“原罪”就是在经济社会转轨时期的特殊背景下,由于法律规定的缺陷,或者是制度诱因的成分,导致侵占、腐败、造假等行为的发生。原因之二:就是改制不彻底,制度不健全,监管缺失。主要表现在产权不明、政企不分、监管不力。第三是案件当事人自身素质以及免疫问题。这些人抱有侥幸心理,打着市场经济闯市场的幌子,将企业资金转到外地,从事脱离监管的经营活动,从中渔利,有的干脆将资金随意放给对方,造成资金体外循环,形成赚钱是个人的,亏损是集体的;第四个方面是主管部门监督不到位,轻信谎言顺水推舟,同时这种现象又如同瘟疫和电脑病毒一样,在企业间传播和感染。
二、完善内部监督机制采取有效措施,综合防治:
(一)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筑牢拒腐防变的道德防线。加强国有粮食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积极培育以“廉洁从政,诚信经营,行为规范,道德高尚”为核心的企业廉洁文化理念,把企业廉洁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融进企业管理中,在思想上筑牢堤防、在行动上廉洁自律,形成良好廉洁氛围。推行纪检监察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分析反腐形势,不定期的开展警示教育活动,用发生在大家身边的典型案例警示干部,不仅使企业管理者接受教育,同时组织干部家属参与,共同进行反思、汲取教训,使大家深刻认识到腐败犯罪给个人和家庭带来的是灭顶之灾,促进大家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自觉接受监督,做到警钟长鸣。同时,创办机关企业廉政宣传文化长廊,在粮食局办公楼道、企业办公场所,悬挂醒目警示教育宣传挂匾(画),书写“长修为政之德、长思贪欲之害、长怀律己之心、常除非分之想”等警示语牌,做到时刻提醒,防微杜渐,增强了干部廉洁从政的自觉性,逐步深化职业廉政意识,促进职业道德修养。在推进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同时,突出抓好“暖心”工程。即:对犯有轻微错误机苗头性问题的人员,主动约其诫勉谈话,及时亮出“黄牌”;对因犯有严重错误而被处理的人员及其家属,主动关心,同时我们积极与劳动、民政、工会等组织部门联系,对生活中的困难主动实施救助;对受到判刑而投劳改造人员,采取定期探访方式,鼓励他们放下思想包袱,积极改造,争取早日回归社会;通过一些了工作的开展使他们感受到了党组织的温暖,用其情况告诫其它人员,促进了廉政反腐工作的开展。
(二)、深化企业产权制度和用人机制改革,不断完善企业管理体制。在纪检监察部门全程参与下,严格按照政策规定,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在操作中坚持公开、透明实施阳光操作。新组建了“睢宁县祥和粮油购销公司”,实现政企分开,成立粮食局内部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由纪委书记兼任办公室主任,强化了对全系统国有资产进行监管,同时按照《国有资产管理办法》,明确国有资产处置的程序、权限,确保国有资产安全。
在企业管理上,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规范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治理者之间的权利和职责,在公司内部形成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治理者之间的制衡机制,防止权力滥用。
在搞好企业改制工作的同时,坚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维护党组织的权威性,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支持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治理者,企业内部推行竞争上岗,能者上,庸者下。对国有独资、控股和参股企业的主管会计推行委派制,并规定工作任期时间,按时轮岗,从而杜绝窝案发生,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坚持用制度管人。结合实际,他们先后制定了《睢宁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睢宁县粮食局责任追究制度》和《睢宁县粮食局内部审计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各种制度明确确定了相关人员的工作职责范围及约束机制,建立了重大事项集体会办制度,形成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靠制度管束权力的工作机制;建立日常工作报告制度,加强国有粮食企业重大事项及财务状况的监督,我们坚持企业的一切开支,在规定的数额和特定项目推行事前报告审批审核制度,否则,入账无效。局党委严格执行“重大决策事项、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的三重一大制度规定,加强民主决策、民主监督,不搞一言堂,深化权力公开运行机制;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坚持大宗粮食交易、企业资产租赁,一律公开竞价,严禁个人说了算,纪检监察、审计一律全程监督,严防暗箱操纵,控制经营风险,促进企业经营者廉洁从业。
(四)、主动倾听群众意见实施有效监督。认真执行《信访条例》,重视信访接待工作,热情接待、及时处理群众的来信来访,对群众反映合理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协调解决,对有关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召开局务会,集体研究,统一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及时办理与回复,做到有信必回,有效防止越级上访现象,粮食局不仅甩掉了信访重点监控单位的帽子,而且连续两年被评为“信访稳定先进单位”。
积极开展“明心”工程。即落实“三议·两公开”制度,对企业重大事项,由主要领导提议,班子成员(董事会)审议,职工代表(股东会)决议,并对决议进行公示和事项结果公开的监督机制,这样不仅减少了工作失误,更重要的是减少了不必要的猜疑,达到预防目的。始终坚持把实施有效监督融进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重要环节,针对权力运作的关键环节,实施有效监控。包括对企业一般经营人员的外出经营活动,坚持每天汇报,每个环节报告制度,使监督融于进行中,而不是在结果中发现。
几年来,经过辛勤的工作,一部分企业经营人员由不理解、责怪,到主动的接受监督、主动的报告有关事项,我们感到欣慰。国有粮食企业的形象又得到重新树立,目前,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有粮食企业的经济发展始终保持走在快车道,部分企业已经走出了困境,职工工资收入比三年前增长了一倍,粮食系统已经连续三年全系统没有发生违纪案件,企业经济效益实现了三年翻番的目标。三年间,共为三千一百名下岗职工补交了失业保险费186万元,为他们办理了失业保险金;补交了原来拖欠退休职工医疗保险金270多万元,归还农业发展银行陈欠贷款760万元。企业可续发展的基础更加牢固。 (作者单位:江苏省睢宁县粮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