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寿龙(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政绩好不好到底怎么去判断?应该有一个多元化的途径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过去太偏重行政绩效考核,不太偏重其它的考核,包括民意的考核、专业的考核,还有工作本身的考核、长远的考核。一定要从行政考核走向全方面,即使行政做得好,政绩很好,老百姓还是会骂你,为什么?因为你做的很多事情老百姓没有得到实惠,或者老百姓认为你是花架子。老百姓满意不满意,和政府满意不满意、行政考核满意不满意,是两个标准。
另外,还要有一个专业标准,没有专业标准也搞不好。假如地方政府修了一条路,老百姓很满意,上级很满意,但是这里面也可能存在问题,这条路修好了,是不是整个地区经济发展需要这样?是不是路修完了挤占了其它资金?这个过程做得专业不专业?需要专业标准来确定。
由于我们现在的地方官员任命主要还是以上级的意愿为主,所以新上任的官员就会倾向于做很多领导更容易看得见的政绩,可能就会忽略细节。其次是由于现在官员的任期基本上是5年,任期越短,城市建设的周期也就越短,所以很容易出现一些问题。还有就是因为地方官员的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程度不够充分,“长官意志”就会比较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