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热潮正在军内外蓬勃兴起。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党组织,是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将“学习型组织”理论运用于自身建设的又一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科学把握“学习型党组织”的时代内涵和基本特征,对于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从“学习型组织”到“学习型党组织”
学习型组织概念的提出,是西方管理学者,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为了破解“很多大企业的寿命很少超过人类寿命的一半”这一难题而提出来的,其代表性人物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管理学者彼得·圣吉,代表性著作是其1992年出版的《第五项修炼》。圣吉认为“21世纪各类组织的竞争是学习的竞争”,强调“学习的速度小于变化就等于死亡”。因此提出,未来最成功的企业将是“学习型组织”——一种灵活、有弹性、不断以学习创造持久竞争优势的组织。圣吉还对“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提出了具体方案,并亲自指导企业进行实践,通过实践又对“学习型组织”的理论进行进一步完善。一般来说,“学习型组织”主要具有以下内涵和特征:
是一种基于学习的创新型组织。圣吉说:“如果让我用两个字来表述学习型组织,是创新;如果用四个字,是持续创新”。由此可见,创新是学习型组织的核心特征。它能够有效地将组织及其成员的学习行为转化为组织的创新能力,从而促进组织成员的全面发展与组织自身的不断变革与持续发展。
是一种能够自我诊断、自我升级的有机体。学习型组织能够通过组织的学习对自身进行不断的审视、反思和诊断,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寻找出对策,努力加以改进,从而实现自身的不断变革、不断完善、不断升级,使自己永葆生机与活力。
是一种能够敏锐感知环境、主动适应环境变化进行自我进化的生命体。“学习型组织”能够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和挑战进行准确的把握、有效的应对,不断铲除组织成长道路上的障碍、拓展组织成长的空间、突破组织发展的极限,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是一种永不自满,永不懈怠,永葆可持续发展的先进团体。“学习型组织”的建设过程是永无止境的,它在不断地自我反思、自我纠错中实现自我完善;在不断地学习别人的长处、避免别人的不足中实现不断超越;在不断地应对挑战、化解危机中实现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从“学习型组织”的生成演变来看,其实质是人类自身生存发展观念的一次深刻变革。概括地说,所谓“学习型”,就是指学习要成为人类的生活、生存和发展的一种类型、一种状态、一种模式。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党组织正是这种转型观念在政党及其组织建设中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