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中国江苏网 > 理论之光 > 正文
西方哲学中的“符号”概念
http://theory.jschina.com.cn  2010-07-13 16:09:00

  “符号”(symbol)是我们在学术和日常语言中频繁使用的一个外来词。从西方哲学的意义上说,符号就是意义载体。例如,十字路口的红绿灯、词语“美丽”、公式“1+1=2”、摇头的动作,它们分别指示着特定的交通规则、语义、数学规律和意愿,无一不承载特定意义,因而都是符号。如此看来,符号可以是物,是词语,也可以是约定俗成的标记,还可以是姿态。也可以看到,一般而言,符号总是具体而感性的,而它所代表的则是一般的观念。符号之所以是符号,恰恰在于它能在自身之内把感性和理性、具体和一般合二为一。

  从词源学上说,“符号”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词σμβολον(symbolon),它的意思是:“被扔到一起的东西”。在古希腊,符号通常是某个经由使者在朋友或生意伙伴间传达的信物或公证物。人们先把某个东西(如硬币、铭牌)一分为二,让每个使者各执其一。如果两人重逢时能出示各自的一半、并将它们严丝合缝地嵌合起来的话,就可以按照主人的委托完成一桩生意。因此在最古老的意义上,符号乃是用以保证生意往来中合同和约定的可信性的“身份证”。词源学考察也向我们暗示出,符号往往是部分的,而它代表的意义则是整体的。

  作为载体的符号具有多种形态,对它所代表的意义的解释也因不同文化领域而异。事实上,“符号”概念内涵丰富而多有歧义,殊难定义,在哲学上也不例外。不过为了方便理解,我们可以它被考察的方式,对它做出宏观和微观的区分。

  宏观意义上的“符号”概念强调符号的存在性质和样态,它所涉及的主要是符号的判定和分类问题。符号的判定主要是标准问题,根据不同的标准,符号的范围也就有大有小。比如,有的符号理论家只把语言文字认作符号,有的则把整个世界看作是由符号所充实的。这里也牵涉到对“符号”与“记号”(sign)从属关系的看法。在日常语言中二者可以互换使用,指的都是传情达意的载体。然而在符号理论家那里则有所不同。有人把“记号”看作一个总概念,而把符号仅仅看作一种特殊的记号;有的则相反,把“记号”看作一种特殊的符号。从符号的分类说,也有不同的标准。根据存在性质,符号既可以是一个实物,也可是一幅图画;它既可以是约定俗成的记号,也可以是动作和姿态。我们也可以根据符号所处的不同领域,将之分为宗教符号、政治符号、科学符号,等等。

  微观意义上的“符号”突出强调符号的结构、功能、过程和规律。基于这种考察视角,这种符号多指非实物的“记号”,如科学中使用的各种字母、标记,语言交流中使用的语词。科学中的记号尽管可以为我们所见,因而具有“物质性”,然而其功能却在于传达更为普遍的理论和逻辑意义。如在E=mc2这个公式中,m的意义不在于它的物质可见性,而在于它体现了物理学中的特定规定和规律。我们也因此把类似于m的符号称为“形式符号”。与科学中的记号相比,语言记号则有所不同:它不仅仅是抽象概念的载体,也是感性的声音本身。语言记号之所以能够成为交流工具,就在于它把物质性的声音和概念性的意义融为一体,使我们在听到声音的同时,也领会了声音传来的意义。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石福祈   编辑:袁涛
复制本文链接
【收藏: 365Key ViVi】 【打印预览】 【大字 中字 小字】 【论坛讨论】 【关闭窗口

上下篇导读

Loading...

相关新闻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