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中国江苏网 > 理论之光 > 正文
梅新育:粮食安全不止是18亿亩耕地红线
http://theory.jschina.com.cn  2010-07-30 16:38:00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在中国这个历史上因灾害频仍而被某些西欧学者称作“饥荒国度”(The landof fam ine)的国家,饥荒的阴影离开我们为时并不长久,粮食安全始终是中国人必须时刻面对的重大挑战,这种挑战遍及粮食生产、流通各个环节。而在生产环节,首要的挑战又是趋利动机下的经济作物挤占主粮生产、工商业和房地产发展蚕食耕地两大问题。在开放经济环境下,由于中国连续贸易顺差近20年,积累了巨额外汇储备,高额外汇储备的负面作用也日益显著,放松国内粮食生产、依靠进口粮食解决粮食供需缺口的诱惑力大大增强,18亿亩耕地红线屡次遭到这样那样学者抨击就表明了这一点。

  但粮食攸关人民生存基本需求,而且其生产受气候等影响巨大,波动强烈,不是普通商品,要求一个大国把自己的基本生存寄望于所谓“国际社会”(在现阶段实际上就是西方强权、特别是美国的同义语),甚至说出“假如人家制裁我们,那一定是我们犯了错误”这样的话,只能表明持此论者媚外而且对国家民族毫无责任心。能否有效驾驭这种趋利动机,保障和巩固我国经济、社会稳定的基础,中国决策者们面临考验。

  我们对耕地遭受蚕食的压力不可有半分低估,尽管各地为了腾出足够用地指标而创造了跨地区耕地置换之类做法,即一地将耕地转为非农用地之后,向异地提供补偿整理、开发出新的耕地,从而维持全国账面上的耕地总数不变,但在这种情况下转为非农用地的耕地与新开发耕地生产能力存在差距,因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工业化侵占的耕地以水土条件较好、生产能力较强的南方居多,置换出来的新耕地却以水土条件和生产潜力较差的北方居多;城市化侵占的耕地也以平原沃土为主。

  即使在没有遭到蚕食侵占的耕地上,生产者放弃粮食作物而转产经济作物的冲动也很强烈。1978年至2008年间,中国粮食播种面积年均递减0.4%。2003年,中国粮食播种面积一度下降到9941.04万公顷,是建国以来首次少于1亿公顷。

来源:《经济参考报》   编辑:袁涛
复制本文链接
【收藏: 365Key ViVi】 【打印预览】 【大字 中字 小字】 【论坛讨论】 【关闭窗口

上下篇导读

Loading...

相关新闻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