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剑(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副主任、教授 ): “摸着石头过河”有其历史背景,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对外界不了解、甚至对本国经济的运行规律都不充分理解、改革目标和改革路径都不明朗的情况下,这一做法是合理的。 随着我国对外部世界和本国经济理解的加深,对改革目标、改革路径的认识逐步清晰,“摸着石头过河”的必要性就下降,自然就希望能够胸有成竹地推进我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有步骤、有计划、系统、全面地把握改革和发展的全局。但是,要完全告别“摸着石头过河”是不可能的,原因就在于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新现象,对这些新问题、新现象的应对依然需要“摸着石头过河”。实际上,“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所谓的“试错法”,也就是面对未知问题的时候,先试着采取一种措施,看看效果如何,如果效果好就继续,否则就停止。只要存在不确定性,“试错法”就有存在的必要性,因此,“摸着石头过河”其实是永远不可能告别的,只是一个度的问题。
中国的改革发展永需“试错法”
http://theory.jschina.com.cn 2010-11-02 09:36:00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袁涛
上下篇导读
- (2016-09-30 14:22:32)上一篇:关键在于提高城镇化的质量
- (2016-09-30 14:22:32)下一篇:温家宝:同呼吸 共命运心连心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