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发展论坛
价格作为利益调节的重要杠杆,在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有着独特优势。江苏运用价格杠杆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初步成效。今后须进一步创新政策,创先改革,创优环境,进一步完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价费政策体系。
价格作为利益调节的重要杠杆,在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价格部门要抢抓机遇,找准定位,进一步创新政策,创先改革,创优环境,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谋求更大的作为,作出更大的贡献。
找准职能定位,充分认识价格杠杆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独特优势
价格与财政、税收、信贷(利率)、汇率一道,是政府宏观调控重要的经济手段之一,可以有效地引导产业的合理布局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在调整产业结构、要素结构、区域结构、需求结构和城乡结构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
一是价格优惠政策的扶持作用。价格部门可以制定实施价格优惠、收费减免等鼓励性的价格政策,通过一系列价格优惠政策的扶持作用,形成鲜明的政策导向和激励效应,引导社会资源的流向和产业的优化升级。
二是差别价费政策的导向作用。价格部门可以根据节能减排的需要,深化环境资源价格改革,制定差别价费政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建立有利于节能减排的倒逼机制。
三是优良价费环境的助推作用。价格部门可以通过全面清理涉企收费,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减轻企业负担;可以通过加强市场巡查和监督检查,切实规范涉企收费行为;可以通过开展价格信息服务,为企业发展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支持;根据统筹区域发展的总体需要,还可以对重点发展区域的各类收费实行优惠政策。通过营造优良的价费环境,增强企业发展的优势,助推企业的长远发展。
坚持重点推进,江苏运用价格杠杆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初步成效
近年来,江苏各级价格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把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价格工作的重中之重,制定实施了一系列鼓励性和约束性价格政策,出台了运用价格杠杆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16条意见、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10项政策和扩大内需的7项措施,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主动扶持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根据国家和省关于产业发展的决策部署,先后制定了促进高新技术发展的价格政策,对涉及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各种收费进行了认真清理;出台了关于运用价格杠杆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意见,并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转发,明确了鼓励再生能源电力生产、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建设的价格政策;积极向国家争取并出台支持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价格政策,促进光伏产业发展和光伏发电示范工程建设;调整部分可再生发电企业上网电价,制定生物质掺烧发电项目电价政策,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制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价费优惠政策,扶持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在促进生物技术和新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发展方面也制定了价格扶持政策。为创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价费环境,江苏先后多次对涉企收费进行了全面的清理整顿,取消、降低、优惠减免230多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基金,年减轻企业和社会负担200多亿元,目前我省行政事业性收费已减少到195项,成为全国收费项目最少、收费标准最低、企业负担最轻的省份之一。
二是努力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要求,于2006年出台了水电气价格并轨、运输规费减免和电信资费优惠等价格扶持措施,年减轻企业负担5.2亿多元,2008年再次将服务业用电与非普工业用电并轨,年减轻服务业企业电费支出20多亿元;全面停止省内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促进交通服务业发展;制定有线电视收费管理办法,规范有线电视数字化价格行为;进一步加强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管理,规范旅游市场价格行为。
三是积极服务江苏沿海开发战略。以江苏沿海开发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契机,及时开展调查研究,制定出台运用价格杠杆促进沿海地区发展的政策意见,从扶持沿海产业园区发展、加大滩涂开发力度、促进沿海造船业发展及人才培养等7个方面提出了加快沿海地区发展的价格政策措施。积极向国家争取可再生能源附加并向沿海地区倾斜,用于光伏发电、垃圾发电、秸秆发电的上网电价补贴,促进沿海地区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积极支持沿海产业园区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港口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收费优惠力度,对港口物流企业试行峰谷分时电价政策。鼓励沿海制药企业研发创新,允许创新程度较高的企业保持较高的期间费用率和销售利润率,促进医药产业发展。
四是有序推进环境资源价格改革。为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在全国率先探索和建立了资源使用价格、环境恢复价格、污染物处置价格和环境服务价格等“四位一体”的资源环境价格体系。认真落实“十一五”水价改革的意见,不断完善水资源使用价格政策,积极推行居民用水阶梯式计量水价,促进了水资源节约。进一步完善脱硫电价政策,对35家脱硫不达标电厂扣减脱硫电价近1亿元,促进了节能减排。加大差别电价实施力度,提前实施国家确定的差别电价标准,截至目前,江苏已对236家企业实施了差别电价政策,其中对17家超耗能企业实行惩罚性电价,累计加价1亿元,已促使其中的179家企业实施了关停并转;积极推行排放指标有偿使用,出台了二氧化硫排放指标有偿使用和城市施工工地扬尘排污费征收管理办法,目前已有643家企业缴纳排放指标有偿使用费8500多万元;全面推行城镇污水和城镇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进一步提高排污费征收标准,促进了节能减排。
突出“三创”原则,进一步完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价费政策体系
(一)创新价格政策,更大力度地扶持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价格部门要立足江苏实际,全面梳理已有的价格政策措施,逐步建立和完善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价格政策体系。要针对新能源、生物制药和新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等六大新兴产业的不同特点,分别制定和完善相应的价格优惠政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产业优化升级,努力提高价格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细化扶持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的价费政策,促进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要加强对服务业用水、用电、用气价格并轨政策落实情况的督查,完善促进现代物流、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的价格政策。要按照江苏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的战略布局,进一步完善促进沿海地区和苏北地区发展的价费政策措施,推动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二)创先价格改革,更大力度地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价格部门要创新思路,大胆实践,进一步深化环境资源价格改革,强化价格的约束和倒逼功能,促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要认真研究制定“十二五”水价改革意见,加快实施鼓励再生水生产和使用的价格政策,全面推行居民阶梯式水价,完善非居民用水超定额加价制度,促进社会节约用水。要根据江苏节能减排的需要,进一步完善差别电价政策,扩大差别电价实施范围,对能源消耗超过限额标准的,实行惩罚性电价,引导和促进节能减排。要进一步扩大排放指标有偿使用试点和脱硫电价考核范围,逐步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污费征收标准,以价格杠杆控制污染物排放,推动和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
(三)创优价费环境,更大力度地清理规范涉企收费行为。进一步完善行政事业性和经营服务性收费政策,探索和运用差别收费政策,科学引导产业的优化升级和优胜劣汰。要进一步加大收费清理力度,切实整顿和规范社会团体收费和经营服务性收费行为,全力打造收费洼地,减轻企业负担,吸引更多的企业到江苏投资发展。要加大价格监督检查力度,完善涉企收费登记等制度,严厉打击乱收费等价格违法行为,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要顺应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建立和完善汽车、旅游、通信等重点消费领域的价格政策,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促进消费增长。
(作者系江苏省物价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