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发展改革委党组在市委主题教育办的指导下,围绕“重实践”要求,坚持主题教育和中心工作两手抓、两促进,全面落实“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增强改革第一动力,推动主题教育有力有序有效开展。为全市打造高能级、提升首位度探索路径、拓展空间,用心用情促进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同频共振。
市发改委11个党支部分别制定实施学习计划,抓好144名在职党员理论学习讨论、业务条线联动、支部结对共建,切实做到“四学四强四提升”。党组利用办公区域走廊墙壁等空间资源,精心打造党建文化长廊,图文并茂解读新思想,营造“处处是课堂、时时受教育”的沉浸式学习场景。推动人心思进、人心向上、人心凝聚,增强干的动力、凝聚干的合力。
市发改委聚焦“走在前、做示范”重大要求和“强富美高”新徐州的新实践内涵,持续推动省支持徐州高质量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意见落地落实,精心编制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发展规划。为促进全市经济恢复向好,市发改委深入开展“三进三解”大调研,走访企业摸情况、解难题,牵头制定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136条”、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32条”等政策,为稳定预期、提振信心、推动经济恢复发挥关键作用。在政策带动下,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高于全省1.2个百分点。
为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市发改委调研编制《徐州市新型能源体系中长期发展规划》《徐州市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实施方案》《主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在发展“343”创新产业集群中担当实干。为进一步加强全市重大产业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市发改委实施项目服务推进“八项举措”,加快项目开工达产,长城汽车变速器、弘元光伏产业一体化、新凤鸣纺织新材料等105个项目已实现投产或部分投产,比亚迪动力电池、中清光伏电池及组件等14个在手百亿级项目进展有序。
聚焦百姓关心关切,市发改委科学编排实施民生实事项目,切实让群众看到变化、见到成效、得到实惠。在今年推进的12大类50项民生实事项目中,编排具体工作任务70个子项,1至10月整体完成度达89%、超序时进度,其中应急救护能力提升、加大学校建设力度等30个子项已完成年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