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中国江苏网 > 理论之光 > 正文
开拓苏南率先之路
--以体制转轨促进经济转型
http://theory.jschina.com.cn  2009-03-09 14:19:00

  30年来,苏南在持续快速发展的实践中,积累了具有苏南区域特征的一系列成功经验,集中概括就是:始终以发展为主题,持续探索以体制转轨促进经济转型,在既合乎中国特色又具有苏南特征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不断实施一系列的内在变革。

  思想解放,敢为人先,以农民大办工业的创举突破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经济结构,城乡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超前发展和迅速成长。改革开放前,苏南农村基本上处于传统的农业社会,农业结构单一,生产力水平较低。改革开放以后,苏南在农村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抓住我国传统体制下放开计划外“市场调节”一块的机遇,以工业为主的乡镇企业迅猛兴起,农副工全面振兴,并带动了农业外的商、运、服多行业的综合发展。这是苏南以农村工业大发展率先突破原来以粮棉为主、单一种植业的农村产业结构,实现了向以农业为基础、多行业综合发展的产业结构的大变革。相应地,苏南加速推进了农村社会化的分工分业和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经济的转型。在这转轨转型过程中,带动了数以百万计的农民的非农化大转移,同时,随着以农村工业企业在市场化机制下供产销活动的展开,苏南突破“农村农业、城市工业”的传统城乡分工格局,城乡经济从原来彼此封闭半封闭的状况转变为城乡相互开放、要素双向流动,超前一步促成了城乡市场的通开和商品、要素市场体系的发育成长,使苏南加快了向与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大市场、大流通转型的步伐。

  抓住对外开放机遇,实施“外向带动”战略,超前开拓一条引进和利用国际工业资本的新路,经济发展出现由面向国内为主向以外促内、内外互动的历史性转变。苏南人多地少、资源匮乏,特别是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和基础设施相对于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显得十分短缺。因此,苏南发展制造业面向全国,主要依靠“供销两头”在“外”。在对外开放的机遇下,苏南就从扩大对外贸易起步,从“五湖四海”的国内市场跨向“五洲四洋”的国际市场,以扩大出口为主的对外贸易助推工业发展。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后,苏南又一次抓住机遇,实施”外向带动“战略,以引进外资为目标,城乡联动快速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和城市化。本世纪初,苏南又主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以建设国际制造业基地为目标,努力推进经济国际化。可以说,从以扩大出口为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到以引进外资为导向的开放型经济,再到以接受产业转移为导向的经济国际化,苏南在经济发展的每一阶段,都及时把握了机遇,做足“外”字文章,逐步向以外促内、内外互动的经济国际化跨越。在这一进程中,外资已经成为拉动苏南经济的强大引擎,大大推动了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自昆山在全国第一个“自费”兴建工业园区创造出“昆山之路”后,昆山经验很快在苏州以至苏南地区“放大”。1994年,中新合作的苏州工业园区启动建设,苏州高新区、张家港保税区、昆山出口加工区、无锡高新区、南京高新区以及江宁开发区等一批有一定影响和知名度的开发园区也相继建成启动后,很快进入收获期。这样,苏南以开发区为依托,外贸引外资、外资促外贸,外资与外贸带外经,“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全面介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在苏南,开发区既是直接引进国际资本的基地,同时作为融入当地城镇体系的新城区,又发挥着加快城市现代化功能建设的催化作用,开发区在带动现代工业发展同时,促成了城市的外延扩展和内涵深化。

  全面推进企业制度创新,单一化的公有制集体经济转换为以国资、外资、民资为主的混合型经济,作为市场主体的各类企业大大增强了活力和竞争力。特定条件下形成的“集体为主”的苏南乡镇企业,在企业产权制度及其运行机制上客观存在着先天性的缺陷和弊端,在市场经济改革深化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乡镇企业活力相形弱化和退化。在不停步快速发展的同时,苏南乡镇企业在探索和推进企业制度改革上进行了不懈努力。从1984年无锡堰桥的“一包三改”(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改干部委任制为聘任制,改职工录用制为合同制,改固定工资制为滚动工资制),到1991年吴江的铜锣经验(实行生产要素承包,资产滚动增值),以及随后相继推出的厂长承包责任制、企业内部审计等,这些改革虽有一定成效,但都没有触及产权制度改革的要害。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告别短缺经济,出现买方市场,面对现实的经营困境,乡镇企业进一步解放思想,终于冲破“集体为主”的所有制框架的束缚,放手实施产权制度的大面积改革改制:大中型企业大多转制为股份制或有限责任公司;中小企业除转制为股份合作制、有限责任公司外,多数通过拍卖或转让,改制为私营企业。在此期间,城市工业的企业改革也在制度创新中与时俱进。由放开中小型国有企业开始,进而与国有经济“有进有退”的布局调整相结合,使大中型企业加快改革进程。城乡工业企业的改革改制,迅速带动了所有制结构的新的历史性变革,原先公有经济单一化的所有制结构,转换为以国资、外资、民资为主的多元化、混合型经济协同发展,从而大大激发了作为市场主体的各类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所有制结构变革与产业结构调整相互推动,促进了所有制形态和生产力的较好结合。

  以改革创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企业布局从散乱走向集聚,三次产业循序渐进,加快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化转型的进程。苏南经济发展以工业为主,而在改革早期的工业产业结构的特点,一是中小企业为主,二是集体企业为主,特别是乡镇企业兴起后,由于其“乡乡点火”、“村村冒烟”的大发展,工业布局“小、散、乱”现象十分突出,既影响到工业化水平的提升,又加剧加深了城乡工业发展中高投入、高物耗、高污染、低效益等突出矛盾。在企业产权制度的大面积改革中,集体为主的所有制结构向产权明晰的多元化混合所有制结构转轨,原来乡办乡有、村办村有的“社区经济”随同突破,农村工业告别了“小、散、乱”的布局时代,跨出城乡界限的行政区划,以市场为导向,迈开产业集聚化的步子。除了在一些县(市)涌现了分别立足于地方特色或传统优势的被称之为“产业板块”的产业集群外,更多农村工业企业则向大中城市及其开发园区集聚。在这一过程中,城市工业突出创新创优,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支撑,致力于提高工业规模效益,加快了企业变大变强的进程,促进了以IT产业为代表包括生物医疗和重化工在内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据统计,2007年苏州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在全国仅次于上海。2007年苏南五市经济总量为15931.09亿元,是1978年的40.9倍。在推进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同时,苏南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也得到相应推进。特别是新世纪以来,苏南抓住国际产业资本转移的机遇,在结构调整中狠抓现代物流、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等薄弱环节,在苏南正在形成由二三产业良性互动、共同带动经济发展的产业格局。面对沿江新一轮开发的机遇,苏南各市近些年更注重于引导资本向临江优势产业集聚,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现代制造业为主体、大企业为支柱、现代物流为配套的苏南沿江“工业走廊”和实现苏南成为我国现代国际制造业基地的构架逐步形成。

  探求超越传统体制下城乡分治、“块”自发展的老路,开拓以大中城市为主导、以县域经济为基础、以小城镇为纽带的城乡协调发展新路,较早跨出城乡统筹发展的步子。改革开放前,苏南和全国其它地方一样,不仅城乡经济二元特征明显,而且沿袭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制度和管理,包括在严格户籍制度下实行城乡分治,行政壁垒森严。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城市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城乡交流趋向活跃,特别是城乡工业迅猛发展,以及在此基础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这一地区超前增强了对城乡“二元对峙”传统制度和习惯行为的冲击力,由协调农工矛盾走到统筹城乡发展,逐步提高了实施“以城带乡”、破解“三农”难题的自觉性。上世纪80年代,苏南以乡镇企业的率先崛起为契机,曾首先在农村内部,在集体经济组织的体制框架内,采取“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的形式和制度,协调农工利益关系。从90年代开始,随着乡镇企业制度改革的展开,也随着城市(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和外向型经济的蓬勃发展,苏南突破了就农村内部协调农工矛盾的局限性,开始走上以城镇(包括开发区)为载体的城乡工业联动发展的新路。进入新世纪特别是近些年来,苏南各市在整合城镇体系、规划建设都市圈、加快推进城市现代化进程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又扩展了城乡统筹的新视野,开始在城市圈域的更大空间范围内进行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市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新的探索。目前,以中心城市为主导、以县域经济为基础、以小城镇为纽带的大中小城市(镇)相互联结、协调发展的城市群体的基本框架,在苏锡常以至南京、镇江一带逐步形成,从而为跨越行政区划整合构造城乡互动、区域协调的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提供了必要的载体功能。

  从实行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开始,到坚持以人为本、富民优先,由偏重经济增长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着力推进经济的科技化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苏南各级党委、政府一直将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努力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因而,在改革开放之初,苏南就以两个文明协调发展而闻名。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苏南又出现了一批像张家港那样“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文明一起抓”的典型。新世纪以来,苏南大力实施富民工程,构建创业富民、产业富民、就业富民、物业富民为中心内容的富民推进机制,通过支持创业增加经营性收入,依靠扩大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积极创造条件增加财产性收入。在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苏南不仅关注城乡居民收入的“平均数”,还特别重视“大多数”的居民收入,坚决防止用“平均数”掩盖“大多数”,真正使全面建设的小康社会是不含水分的、人民得实惠的、百姓认可的小康。如今,苏南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坚持经济与社会发展协调互动,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相结合,以求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相互促进。

  纵观30年,我们看到了:苏南始终坚持发展这个硬道理,不断抢抓机遇,把握发展主动权,这是其保持长期持续较快发展的根本方略;而在抓发展的过程中注重发现、分析和解决快速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其中特别是不断破解影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障碍,则是其保持长期持续较快发展的根本方法。如上所述,在苏南出现的符合市场化改革要求、促进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一系列内在变革的这一过程,也就是环绕加快发展要求不断破解矛盾,促使加快发展逐步向科学发展演进的过程。当前,面对新形势,应对新挑战,苏南站在新的起点上,正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努力把坚持发展这个硬道理与实践科学发展观统一起来,更好地增创引领全国的新优势。(江苏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会课题组)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王霞林 顾松年 高峰 黄胜平  
复制本文链接
【收藏: 365Key ViVi】 【打印预览】 【大字 中字 小字】 【论坛讨论】 【关闭窗口

上下篇导读

Loading...

相关新闻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