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中国江苏网 > 理论之光 > 正文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石是有效的协调机制
http://theory.jschina.com.cn  2009-04-01 09:47:00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珠江三角洲地区在2012年要初步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到2020年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笔者认为,长期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难以建立一体化协调发展格局的最根本原因,是在目前的地方政府主导发展的格局中,缺乏一个有效的区域合作协调机制。

 

  分散主义导向的地方经济发展格局必然是寻求行政区域边界内的垄断利益最大化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央与地方分权化的改革以及分税制和财政包干制等制度安排的激励之下,珠江三角洲各级地方政府获得了对经济发展的极大动力和干预能力。由于地方政府的职能被界定过宽,在一定程度上与企业共同成为了市场的利益主体和竞争主体。这种制度结构下的市场竞争,一方面地方政府凭借行政垄断能力来最大限度地动员和获取各种生产要素与资源,通过发挥比较优势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飞速发展。同时,在珠江三角洲这样自然条件相似、发展水平相近的地区所发生的种种重复建设与投资,客观上也为形成外部规模经济和产业集聚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另一方面,这种制度结构下的市场竞争,必然是寻求地方行政区域边界内的垄断利益最大化和垄断成本最小化,导致片面追求地方产值、地方保护和“外部性”等问题。分散主义导向的地方经济发展格局在区域合作方面也有较大的负面效应,导致了生产要素难以跨地区优化组合,产业同构导致恶性竞争,竞相招商引资导致土地“透支”等,也难以形成基于自主创新导向的区域产业国际竞争力。

 

  必须建立一个类似区域共同市场的制度安排作为有效竞争的协调机制

 

  那么,这就引出来一个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即在保持地方经济的活力和地方政府的动力的条件下,如何形成朝向区域合作和一体化发展的区域经济新格局,创造真正谋求合作共赢的“新经济生态”。标准的一体化理论模型包括了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以及完全的经济一体化等五个阶段。显然,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要比主权国家之间的经济联合过程简单得多。但是,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建立一体化协调发展机制,受到地方政府行政边界利益的强力制约。根据欧共体建立的经验,要避免区域发展的高成本,就必须建立一个类似区域共同市场的制度安排来作为有效竞争的协调机制,并辅之以相关的制度设计和组织架构。

 

  建立合理的利益分享机制与利益补偿机制,维系区域共同市场的正常运行

 

  区域共同市场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体化的协调机制,首先,它尊重比较优势的原则,即区域内各成员能够在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和实行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谋求互补与合作,不断增强合作各方经济的自我发展潜力和发展能力。其次,区域共同市场发挥市场化的原则,即要求尽量消除行政关系和垄断力量对区域共同市场的扭曲,使区域内作为真正市场主体的企业能够进行充分的、有效的、公平的市场竞争,从而实现区域共同市场内资源的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最后,合理的制度设计有利于维系区域共同市场的正常运行,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更好地实现比较优势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由于珠江三角洲各成员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的客观差距,会在产业布局、政府管理、地方规划与经济增长等多个方面存在利益不协调的地方。因此,十分有必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享机制与利益补偿机制,以有效协调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利益。其中,“利益分享机制”的建立就是要客观地协调各成员的经济政策,推动区域共同市场内部经济活动的协调发展,推动一个持续的和平衡的经济增长,推动区域共同市场各成员之间的密切关系的建立。“利益补偿机制”是要通过设计合理的交易方式来实现成员之间的利益转移。该机制是要对地方利益进行再分配,从而使地区利益分配达到一种比较公平的状态。

 

  一个省区内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协调组织机构形式可以多样

 

  从全球范围来看,推动区域一体化的组织架构形式多种多样。在考虑制定和执行统一协议或条约的必要的协调组织机构方面,既可以成立广东省政府直接领导下的珠江三角洲委员会,也可以设置在广东省政府的综合机构内部,还可以由省政府授权、各地市主要领导参与,把协调机构设置在核心城市如广州或其他城市。同时,也可以培育和发展独立公正、规范运作的区域性社会中介组织,将一些涉及到区域产业和行业发展的管理职能向区域中介组织放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既有经济特区,也有省会城市,各地市在经济和法律方面的权限有差异,针对这些各种各样的问题,广东省政府应在全国统一的法律和政策体系的指导下,发挥“先行先试”的优势,逐步修正和统一珠江三角洲地区各成员的地区性法规和政策,废除与一体化有冲突的地方性政策和法规,协调各地既有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制度保障。(作者为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中山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毛艳华  
复制本文链接
【收藏: 365Key ViVi】 【打印预览】 【大字 中字 小字】 【论坛讨论】 【关闭窗口

上下篇导读

Loading...

相关新闻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