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中国江苏网 > 理论之光 > 正文
发展低碳经济要有紧迫感
http://theory.jschina.com.cn  2009-12-04 11:34:00

  2009年9月22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开幕式上,发表了题为《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重要讲话,明确表示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切实努力”,同时强调中国将进一步采取四项强有力的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其中之一就是“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发展低碳经济是胡锦涛同志2007年以来在国内外重要场合反复强调过的问题。那么,低碳经济与全球气候变化有什么关系?低碳经济的内涵和发展趋势如何?其发展路径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与发展趋势

  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包含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城市、低碳生活等一系列新内容。它通过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规模使用可再生能源与低碳能源,大范围研发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建设低碳社会,维护生态平衡。发展低碳经济既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国家权益和人类命运的全球性革命,又是全球经济不得不从高碳能源转向低碳能源的一个必然选择。

  工业革命首先是从西方国家开始的。西方国家在使用化石燃料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同时,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使地球吸热高于放热,是一种主要的“温室气体”。据联合国开发署(UNDP)2007/2008年人类发展报告,“工业化时代起所排放的每10吨二氧化碳中,约有7吨是发达国家排放的。英国和美国的人均历史排放量约达1100吨二氧化碳,而中国和印度的人均水平分别为66吨和23吨。”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高造成的影响是:过去100年间,世界平均气温上升了0.74℃;20世纪后半叶北半球是过去1300年中最为暖和的50年;冰川大幅度消融;气象灾害和气候异常事件频发;海平面上升。这种趋势如不扭转,21世纪末气温可能上升4℃,海平面将上升60厘米,对生态系统、食物与淡水供应以及人类居住都将带来深入持久的影响。发展中国家、岛屿国家受害更甚。

  从国际动向看,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正由科学共识转变为实际行动,全球经济向低碳转型的大趋势逐渐明晰。英国2003年发布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2009年7月发布《低碳转型计划》,确定到2020年,40%的电力将来自低碳领域,包括31%来自风能、潮汐能,8%来自核能,投资达1000亿英镑。日本1979年就颁布了《节能法》。2008年,日本提出将用能源与环境高新技术引领全球,把日本打造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低碳社会,并于2009年8月发布了《建设低碳社会研究开发战略》。2009年6月,美国众议院通过了《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设置了美国主要碳排放源的排放总额限制,相对于2005年的排放水平,到2020年削减17%,到2050年削减83%。奥巴马政府推出的近8000亿美元的绿色经济复兴计划,旨在将刺激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岗位的短期政策同美国的持久繁荣结合起来,其“粘合剂”就是以优先发展清洁能源为内容的绿色能源战略。

  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我国是发展中大国。经济发展过分依赖化石能源资源的消耗,导致碳排放总量不断增加、环境污染日益加重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和发展的可持续性。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因此,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除了应对气候变化等外部压力外,至少还有5个方面的内在要求。

来源:《求是》   作者:张坤民   编辑:袁涛
复制本文链接
【收藏: 365Key ViVi】 【打印预览】 【大字 中字 小字】 【论坛讨论】 【关闭窗口

上下篇导读

Loading...

相关新闻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