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中国江苏网 > 理论之光 > 正文
用亚氏悲剧理论分析苔丝的悲剧命运成因
http://theory.jschina.com.cn  2010-03-03 14:39:00

  摘要:《德伯家的苔丝》成功地塑造了苔丝的悲剧形象。苔丝出污泥却弥洁,有其不朽的美学价值及悲剧研究价值。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被用来分析苔丝的悲剧命运,从其生存的社会环境与其性格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等方面进行剖析。通过对其悲剧命运具体分析,读者能更理性、系统地赏读这部作品,从而加深了作品的所表达的悲剧效果和艺术感染力。

    关键词:悲剧理论;悲剧命运;社会;性格

  作为英国十九世纪后期现实主义作家的重要代表,托马斯·哈代在其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中成功塑造了苔丝这一悲剧人物形象,使其饱受社会、环境摧残,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展现出人物遭受的种种不幸和悲惨,典型地代表了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的写作特点。亚里士多德,作为西方美学研究的奠基人,在其著作《诗学》中陈述:“悲剧是对一种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它在悲剧的各部分分别使用各种令人愉悦的语言;它不以叙述方式、而以人物的动作表现模仿对象;它通过事变引起怜悯与恐惧,来达到这种情感净化的目的”。[1]22在《德伯家的苔丝》这部作品中,通过运用亚氏的悲剧理论对苔丝悲剧命运的分析,揭露和批判了落后的社会制度的黑暗,对统治阶级的伪道德、法律、宗教、信仰等提出了强烈的抗议。苔丝悲剧的产生有其特定的社会根源,其性格与环境冲突也是导致悲剧命运产生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通过透视其所处社会的落后、剖析其性格,揭示了个人小环境和社会大环境永恒、必然的矛盾冲突,以及个人的弱小势必要妥协、失败的悲剧命运。

  一.    社会和环境背景引发了苔丝的悲剧

     亚氏认为,悲剧是对某种严肃、完美和宏大行为的模仿,它借助于富有艺术润色功能的各种语言形式,并把这些语言形式分别用于剧中的每个部分。[2]22《德伯家的苔丝》故事取材于19世纪后期的维多利亚时代,反映了当时社会下层劳动人民低下的社会地位和贫苦的生活。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侵入英国偏僻落后的农业地区,造成英国小农经济瓦解、古老秩序被破坏;随之而来的是社会的动荡不安,给以农业劳动者为主体的各阶层人民带来了不幸和厄运。苔丝的悲剧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和环境背景中展开的,使其悲剧的整体在发展线索上具有了可能性和必然性。[2]20

    (一)社会制度的黑暗无情宣判了苔丝的悲剧命运

    从美学角度来讲,悲剧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它是具体的社会环境中的政治、宗教、道德、伦理矛盾冲突的产物。当时社会的法律制度是以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为前提的,是为维护其反动统治服务的,下层阶级的劳动人民及小人物是不可能受到其保护的,更不可能得到公正的待遇。

    苔丝身处的社会黑暗动荡,社会阶层明显。苔丝所属的下层劳动人民生活困苦,辛勤劳作却只能勉强维生,一直遭遇不幸和厄运;然而上层贵族们身份显赫、生活富裕,无情地剥削和奴役下层人民。正是由于这些社会现实,苔丝爱慕虚荣的父母才敦促她去认亲。结果,“白璧无瑕”的苔丝“陷淖沾泥”,遭人诱奸。故事的情节合乎所应具有的前因后果,有严谨的因果逻辑,秩序井然,整一和谐。[2]21

    可悲的是,苔丝,作为下层小人物的代表,无法和不公的社会制度和法律体系抗争,不能为自己争取应享有的权利,只能默默接受所谓的贵族亚雷给她的身体和精神带来的巨大伤害。社会制度和法律制度不会保护苔丝,不能惩罚亚雷。社会制度的黑暗与伪善暴露无遗。

  (二)落后的道德价值观和宗教信仰直接导致了苔丝的悲剧

    维多利亚统治时期的英国奉行男权主义思想,长期以来,男性不仅把他们对女性的价值判断公式化,并强加给女性,而且经过长期的强权压制和观念灌输,这种价值观已然得到女性的自我认同,并被女性应用于对自身的道德评判标准中。按照传统观念,男人不仅是社会的中心,也是家庭的主宰,妇女是男人的附属物,女性失身就是不道德的‘坏女人’。这种道德观念被社会普遍接受。

    苔丝出生于宗教势力强大的农村,道德观念的落后是不可避免的。在她看来,失身是一种罪孽,这种意识长期折磨着她,罪恶感一直萦绕在她心头,以至于她

  不敢向在牛奶厂打工时爱上的“天生的上等人”安玑敞开爱的心扉,尽管安玑一再向她求爱。苔丝觉得自己是礼法上的罪人,不配做安玑的妻子。充分反应出苔丝道德观念的局限性和保守性。待苔丝克服了自己的自卑心理后,答应了安玑的求婚,两人结成“兰因絮果”。然而,当苔丝在新婚之夜向安玑坦认了自己不堪的过去后,安玑却不再接受她,并漠然离去。面对安玑的无情抛弃,苔丝居然忍气吞声、自愿放弃和安玑平等做人的权利,“我一定要像你一个卑微可怜的奴隶一样,绝对地服从你,就是你叫我倒地不起,舍身送命,我也不违背你。” [31]325这种自轻自贱的思想更加剧了苔丝的悲剧命运。

    更可悲的是,当她在偏远农场打工时再次遭遇过去伤害过自己、披着宗教外衣的亚雷,屈服于他的威逼利诱、又一次委身于他。这无疑是落后的道德价值观对苔丝最严酷地迫害,不能得到爱人的谅解、抱着负罪思想的苔丝,已然对未来生活失去所有信心和希望。一件尽管不可能,然而使人可以相信的事,总是优于一件尽管可能,然而使人无法相信的事。[2]21 构成苔丝悲剧的事件严密布局,以至于如果搬动或删除其中的任一成分,整个整体将会松散和崩溃。因为故事按照“自然发生”的必然性和或然性来安排,合情合理地从前一事产生出情节的必然发展线索,前事是因,后事是果。[2]20

  (三)双重的道德标准加剧了苔丝的悲剧命运

    资本主义社会盛行的双重道德标准无耻地成为了男性不忠的遮羞布。弗洛伊德说,“由于考虑到两性间天性的差别,社会却又赧然纵容男人的偶或出轨,而事实上等于对他施行了双重的道德标准。但是一个容许双重标准存在的社会,便做不到‘热爱真理、诚实和人道’。”[4]165社会要求女性保持贞洁,忠于男性;而男性却可以放任自由,不受道德标准的约束。

    这种双重道德标准在安玑身上得以集中体现。他对自己放荡的过去轻描淡写,对苔丝过去的不幸遭遇无法释怀,甚至弃之如敝履。显然,他对自己和苔丝采取了截然不同的道德尺度和标准。表面上,安玑蔑视传统的礼教和习俗的偏见,热爱苔丝的淳朴自然;事实上,当苔丝坦白了自己的过去,他却对她产生了嫌恶之感;苔丝的凄楚哀求没有能够融化他的铁石心肠,得到他的宽宥。他坚持认为,原来所爱的并非是她,而是模样像她的人。安玑的双重标准判断直接给苔丝以致命的打击,无异于直接宣判了苔丝的死刑。从这个角度来看,安玑甚至比流氓亚雷还要可恶无耻:亚雷从肉体上蹂躏了苔丝,安玑却从精神和心灵上彻底践踏摧毁了她。

来源: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001期   作者:蒋惠珍   编辑:袁涛
复制本文链接
【收藏: 365Key ViVi】 【打印预览】 【大字 中字 小字】 【论坛讨论】 【关闭窗口

上下篇导读

Loading...

相关新闻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