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中国江苏网 > 理论之光 > 正文
金融危机背景下外向型经济转型升级研究
——以常州为例
http://theory.jschina.com.cn  2010-03-03 14:45:00

   :金融危机背景下,国内外宏微观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经历严峻挑战。常州作为外向型经济发展较快地区,其外向型经济发展也正面临着增长动力机制的转换和更替、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宏观运行环境和微观运行基础重大变化。常州外向型经济必须进行优化结构调整的转型升级,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赢得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区域发展主动权,切实提升外向型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金融危机 外向型经济  转型升级 常州  

  一、转型与升级:外向型经济的必然选择

  外向型经济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综合实力和对外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以来,地处苏南板块的常州,其外向型经济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但是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常州外向型经济面临着增长动力机制的转换和更替、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宏观运行环境和微观运行基础的重大变化。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特别是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受国内外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常州利用外资出现下滑,到账外资增幅逐月回落,利用外资遭遇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常州的外贸进出口增速也逐渐放缓,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品附加值较低的纺织服装和“两高一资”的塑料、低档化工产品的出口增速明显放缓,在出口总量中的比重持续下降,但是机电产品特别是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却不降反升,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据相关资料统计20081-5月,常州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累计6.1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07.2%。面对金融危机背景下国际需求减少和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的新特点,常州外向型经济发展必然面临新一轮优化结构调整的转型升级问题。这种挑战既来自于常州外向型经济发展向高层次演进的结构、机制方面的压力,也离不开国家实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宏观背景,更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结构转移的大趋势所带来的深刻影响息息相关。

  转型与升级作为经济发展高级化过程的表现形式,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内容。一般而言,所谓转型升级是指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所引发的经济增长动力机制的更替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所走过的历程和新兴工业化国家所取得的成功经验来看,经济转型升级的实质是经济规模的扩张和经济能级的提升。其主要特点表现为:1、市场机制对配置资源起基础性作用,以市场为导向,使社会生产不断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2、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依托高科技产业带动和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所以面对当前常州外向型经济发展中的瓶颈制约,转型与升级是常州外向型经济发展走向成熟的必然趋势和客观选择。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常州外向型经济的现实问题

  (一)出口产品结构不优,出口市场集中度偏高

  商品贸易市场占有率仍较低,出口商品技术含量不高,缺少有一定规模和较强竞争力的拳头产品。 2008年,常州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在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仅为15%,而同期无锡、苏州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在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则分别达到47%59%。当前常州出口市场的集中度仍然偏高,2007年常州的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北美洲等部分主要国家,出口市场前五名的集中度超过了40%。出口市场过度依赖于少数国家与地区,使区域经济发展受国际经济波动影响较大,不利于常州经济的稳定发展,贸易区域多元化格局有待进一步形成。

  (二)外资来源地缘化,产业投向不合理

  常州所有外资来源中,亚洲仍然占据绝对多数,特别是港台地区的项目数量占常州所有外商投资项目数比重仍然高达48.6%,协议外资比重也占到55.3%。外资来源结构的不合理成为外资产业结构不合理的推进器,投资的技术层次偏低,投资规模偏小,主要集中在中小型加工工业上,往往只注重于追求短期、快速利益。2007年为例,常州市协议利用外资总额的63%投向第二产业,35%投向第三产业,而投向第一产业的比重仅占2%

  (三)外资的规模不大、效应不高

  从投资金额看,2008年常州到账外资20.4亿美元,比苏州和无锡分别低74.82%35.57%。从大企业来看,截至2007年底共46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常州,而同期投资苏州、无锡的数量分别为118家和73家。从投资项目来看,2007年常州吸引超千万美元的外资项目仅151家,其注册外资29.6亿美元,占全部注册外资总额的67.3%,而苏州超千万美元的大型外资项目多达1045个,注册外资169亿美元,占全部注册外资的90%多,常州引进的超千万美元的外资大项目不及苏州的15%,而同期无锡超3000万美元的外资项目就多达117(见表1[1]可见常州引进的外资项目中小型项目仍然占据很大比例,这种外资结构限制了常州本地企业参与外资企业的分工合作,不利于常州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2007年常州到账外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1.4%,占地区生产总值的7.3%,外资在促进常州资本形成和经济增长等方面的效应还不高。

  1  2007年苏锡常三地利用外资数量和规模比较

  年份

  新签外资 

  项目数

项目数

  协议注 

  册外资

册外资

  (亿美元)

  实际到 

  帐外资

帐外资

  (亿美元)

  平均单个协 

  议注册外资

议注册外资

  (万美元)

  总投资1000 

  美元以上项目数

美元以上项目数

  总投资3000 

  美元以上项目数

美元以上项目数

  苏州

  2022

  1836

  716

  908

  1045

  超亿美元项目24

  无锡

  498

  555

  275

  1114

  262

  117

  常州

  401

  44

  18.3

  1097

  151

  25

  

  资料来源:江苏省统计年鉴

  (四)技术引进档次还不高

  外商在常州市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房地产业,而制造业中投资项目多为追逐短期回报的中小型劳动密集型工业,技术层次低。即使有的合资企业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关键技术却控制在外商手中,实现动态技术转移相当困难。如在机械、电子等行业,普遍存在合营企业只是跨国公司的组装车间,中方不掌握关键技术的问题。这样,非但没有促进行业的发展,反而降低了常州市企业的技术自主开发能力。

  (五)技术贸易壁垒增加,外贸难度进一步加大

  当前,常州市乃至全国对外贸易发展中普遍存在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在产品出口方面面临着越来越高的技术性贸易壁垒(TBT),导致贸易摩擦增多,出口成本增加,出口市场萎缩,出口数额下降。由于技术性贸易壁垒(TBT)的制定,往往有一系列的国际公约、跳跃、协定和国内法规作为基本依据,同时也有一些堂而皇之的理由,如维护人类、动植物生命健康、保护环境等等,因而它具有名义上的合理性,形式上的合法性。因而TBT又具有双重性,方法更隐蔽,内容更广泛。

  (六)经营机制不顺,对外投资发展缓慢

  常州市境外企业不多,对外投资额较少,这与常州市每年引进外资的规模不平衡。截止到20083月,常州市经商务部批准(备案)的境外企业共84家,中方协议投资额11384万美元,[2]平均每个企业的中方投资规模只有132万美元,与发达国家对外投资单个项目600万美元的平均规模相差悬殊,与发展中国家260万美元的平均规模也相差甚远。投资规模小,一是导致了相当一部分海外企业没有能力去研究与开发市场及从事正常的经营活动;二是限制了售后服务的开展;三是生产性投资规模过小,限制了投资项目的技术水平。

  (七)自主知识产权少,核心竞争力不强

  技术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国外的大公司特别是跨国公司都十分重视技术创新。许多公司不仅有很强的研究开发机构,而且投入的人力和经费都很多。常州市的企业在这一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常州市的研究开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还不足1%,在企业从事研究与开发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全体科技人员的比重近几年一直徘徊在20%左右,还从未突破过25%,对2007年常州的57家重点企业集团进行调查分析,其研究开发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还不足4%。可见,目前常州企业是比较缺乏竞争力的。

来源: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001期   作者:董海华   编辑:袁涛
复制本文链接
【收藏: 365Key ViVi】 【打印预览】 【大字 中字 小字】 【论坛讨论】 【关闭窗口

上下篇导读

Loading...

相关新闻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