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交汇点
理论之光 > 新华智库 > 智库论坛 > 正文
新型智库要从外延扩张转向内涵发展
2016-11-04 08:54:00  来源:新华日报

  从2013 年4 月15 日到2016 年5 月17 日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基本上走完了第1 个阶段——外延扩张的数量增长和简单模仿阶段。

  外延扩张阶段是新型智库建设起步阶段难以避免的一个“学步期”,是“补课”阶段。不过,新型智库建设不应停留在这个粗放式增长的阶段,因为无论从专家还是资金方面来说,外延式扩张都是不可持续的,需要尽快进入内涵式发展的快车道。

  首先,落实内涵式发展策略要明确地按照窄口径建设智库,不能把智库作为筐,什么样的机构都可以称为智库。智库概念的最大公约数大概有以下几点:服务于政府决策过程;政策分析、政策推广、政策教育是智库的主要工作;循证分析是现代智库的一大特征。现代智库的政策研究不同于传统智囊和军师就在于它们的结论基于数据和事实;智库要超脱于各种利益考量。

  其次,专业化是内涵式发展路径的核心。智库专业化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治理结构合理而且运转有效;研究、咨询、活动等营运流程化、规范化和法治化;除少数综合性智库外,大部分智库定位和专业分工必须明确;智库的投入、过程和组织效能可评估、可评价、可控制、可测度。做到这4点,智库就是专业化的现代组织。

  循证分析的基础是数据库。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成败取决于战略分析和政策分析方法是否进步。如果中国智库界能形成自己有效的循证分析体系,不再靠揣摩上级领导意图,不再靠“灵光一现”,不再靠文献综述,而是基于长期积累的数据库,基于事实、数据、案例、模型、模式进行实事求是的计算与分析,得出有理有据的政策规划、政策建议,那么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建设就能取得成功。依赖循证分析的政策研究才是客观、中立、有底气的研究,靠事实“向权力说真话”往往是最有效的进言策略。

  (作者为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副主任、首席专家)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李 刚   编辑:吴鑫浩

  • 44.png

    如何准确领会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 33.jp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亮点

  • 2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发挥制度优势 提升治理效能

  • 1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保障

  • 8.jpg

    十九大代表带你学报告

文件下载.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