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谋划发展也要讲究规矩
大凡领导班子换届或主要领导变动以后,紧跟着的就是具体谋划一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谋划发展,是一项需要紧密联系客观实际的工作,但也是一项主观劳动含量颇高的任务。如何把这项工作任务完成好,是换届后各地、各级领导同志务必重视的当下之急,也是上级党委亟须加强指导的重要命题。
之所以如此提,是因为积多年、多地之观察,我们领导干部中的不少人,实际对这项工作是不怎么重视,又或是不知怎么重视因而不怎么在行,故没有走在正确的轨道上。而今换届后大量新生代年轻同志走上各级主要领导岗位,此一问题稍一轻忽,则极有可能使发展谋划再度偏离正确轨道。
比如,有的同志就认为这事“好办”,由一班“笔杆子”去写就是了;有的同志则认为这事“不难”,找个范本回来参照就是了;还有的同志更是看这事“简单”,一地发展全在自己头脑中装着。如此种种。于是乎就出现了许多地方的工作谋划,不接地气者有之、似曾相识者有之、主观臆造者也有之。干部群众辛辣地评价这样的发展谋划是“有仪式感无实质感,有震天响无落地响,有雄心壮志无众志成城”。更有同志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样一些地方的发展规划,也就是少数领导干部和文字工作者“苦心孤诣后孤芳自赏的摆设”。
一名成熟的领导者应该知道,关于一地的发展谋划,既不是可有可无的,也不是可以似有实无的。往大处说,它是指导一地干部群众开展工作的指南;往小处说,它是领导干部事业心使命感的体现;而往根本、实质上说,则应是领导同志个人思想认识水平与一地干部群众集体聪明才智的结晶。谋划一地发展,既要立足本地实际,又要承接顶层设计,贵在创造性地贯彻上级精神,同时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地问题。而要达成这样的效果,就应使我们的发展谋划既有程序仪式的郑重,又有实质内容的厚重;既不排斥他山之石的启示,又十分重视当方水土的特质;既充分体现领导者个人的见地,又完美实现干群集体智慧的统一。因此,谋划发展也要讲规矩,一定要走在正确的轨道上。
首先,必须有宏观方略的导引,即发展谋划要建立在对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深入学习、深透理解的基础之上。充分学习领会上级精神,是当今时代背景下谋划地方发展的重要前提。经过近40年改革开放,各地“摸着石头过河”积累的丰富实践已由中央形成诸多国家治理的核心表述,从“五位一体”的总体格局,到“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到“五大发展”的新发展理念,表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未来发展已形成较为完备的“顶层设计”,也彰显出对“顶层设计”的坚定自信。既为“顶层设计”,就必然应成为省以下各地组织贯彻和实施的依归,成为各地发展再谋划的导则。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反复强调党的政治纪律,强调党内要有“看齐意识”,并把贯彻落实中央路线方针政策情况列作对地方党委开展巡视的重点内容,这都告诉我们,谋划一地发展、推动一地工作,不能离开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不能无视中央的“顶层设计”。因此,我们务必自觉把学习理解中央方略和上级精神作为谋划一地发展的前奏,任何搞形式、走过场、一知半解、浅尝辄止都不行,必须学思践悟,弄懂弄通。只有这样,才能把党和国家关于当代社稷民生的重要理念和实施现代治理的思想要义真正体现到各地的工作谋划中去。
其次,必须要设深入调研的环节,即发展谋划要建立在对当地社情民意广为了解、广泛收集的基础之上。“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深入调研更无有科学谋划权。我们党历来反对“情况不明决心大、方向错误干劲足”的主观主义和盲从主义,提倡情况和信息要从实践中来、从群众中来,提倡决策和贯彻要密切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摸到实情、学到真知、找到良策。不经深入调研的发展谋划,要么是人云亦云、空洞无物的“官样文章”,要么成为扯东说西、文不对题的“隔山打枪”。为此,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务必记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之古训,务必领会“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之良言,牢记“高人自在民间有,社稷当为苍生谋”,切实做到深入基层,多接地气,广听民声,富集民意,把人民群众的喜和赞、苦和怨、急和难、盼和愿尽可能多地了解到,把党员干部在各自岗位上对本职、对全局、对未来的思想、构想和创想尽可能全地收集起来,使之成为各级领导干部和职能部门赖以正确决策的第一手材料。只有这样,我们的发展谋划才能较好做到“民有所思我有所想、民有所难我有所帮、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干”。再次,必须要经充分讨论的规程,即发展谋划要建立在广泛酝酿协商、有效形成统一意志的基础之上。一地之发展谋划事关一地之健康发展,不应成为单纯领导人个人想法和意志的文本,也不应只是文秘人员拼接剪裁、闭门造车的产物。一个好的发展谋划,应能具有广泛共识,得到一地干部群众高度认同,形成共同参与。
而要做到这一点,即必须强调经由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程序。唯有民主,方能集思广益、统筹兼顾;唯有科学,才能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对此,主要负责同志应怀有足够的诚意,做好认真的准备、安排充分的时间、展开坦诚的互动,真正让各套班子成员、各民主党派人士、各方面各层级代表能够畅所欲言、直抒己见。在协商酝酿过程中,既要听得进赞同拥护的声音,也要听得进商榷完善的意见,还要听得进挑刺质疑的看法。当然,协商酝酿不能成为你说我听“走程序”,不能成为有来无往“单行线”,我们的党政负责同志要善于与参加讨论酝酿的各类对象敞开进行对话交流,积极展开思想碰撞,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下共同朝着统一的方向集中。这是一种领导艺术,也是凝聚共识的有效方法。
需要提请注意的是,发展谋划乃一地要务,为诸事之大。在事前充分酝酿的基础上,即使思想认识已高度统一,也还必须严格按照“会议决定”的程序最后拍板,从组织和制度层面使一地发展谋划真正成为领导集体的共同决策,进而切实成为大家共同的自觉行动。(作者为省政府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