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交汇点
理论之光 > 理论专题 > 马克思主义青年说 > 创作大赛 > 征文 > 正文
我心中的马克思主义
陈强等
2017-11-08 17:25:00  来源:理论之光

  时间像是一条绵延的河流,它有过汛期,有过洪期,也有波澜不惊的时候。当一部分奔腾不息的河水怒吼着冲过的时候,还有一段似乎早已干涸,失去生机。隐藏在河床里的,是那些有明有暗的珠子,它们都是凝实的思想,有的失去光芒甚至吞噬光明,有的闪闪发光,给人以震撼和启迪。

  其中,有一个独特又光明的,就是马克思主义。1848年,一纸《共产党宣言》,将一个叫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带到这个世界。它虽然幼小,但它充满了生命力。它将共产主义从空想虚幻不切实际拉到了科学的高度,众所周知,我们国家之所以能够重新屹立于世界之林,重新让世界对我们刮目相看,和马克思主义是分不开的。它指引着我们冲破了混沌,找到了方向,即使在之后的日子里仍然存在着磕磕碰碰和摩擦,但还是将我们引上了前进的道路。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的指导思想之一,其重要性与意义不言而喻。而在我们迈进十九大的新时期之时,它仍旧在发光发热。这是对时代发展趋势的前瞻和对过去的总结,它是那个须发皆白老者智慧的结晶。能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一位拥护者,做一个马克思主义青年,必将成为我人生中一段精彩的旅程,留下一段特别的记忆。

  马克思主义自诞生起就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即人的解放学,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几乎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首先在于它不带任何偏见,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如实的认识世界,揭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通过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去能动的改造世界。其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还在于它的深刻性。再次,在于它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是可以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道路。而如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经推进到新的境界。因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求。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解决经验提升为理论。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这样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我心中的马克思主义,这样的马克思是最好的马克思。

  当望着那厚厚的马哲时,我们肯定是望而却步。对于那些专门研究马哲的科目,用着近乎死板的语言,也是会使青年反感的。然而北大毕业生卓丝娜所创作的《马克思的是个九零后》却刷新了我们对马克思的认识。在这首歌中,我们感受到马克思不在是一个呆板严肃的老头,他是一个有热血向往,自由的九零后。马克思与九零后,这两个词似乎都是被人们符号化的刻板形象。大家都听说过,但都不知道这两个词究竟是什么?一些人从根本上抵触马克思主义。但这样的做法只会让自己离科学思维和普遍真理,越来越远。殊不知马克思主义不只是马克思主义者的真经,也是一门帮助我们揭示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学问,一门对人类前途命运终极关怀的学问。放弃这个学问,人生将大为失色。"像叶孤舟,行在山丘,那样的为真理奋斗。像他一样,嫉恶如仇,像他一样不屑权谋。马克思是个九零后。"这首歌唱出中国青年内心的旋律。在我看来,马克思主义会从根本上使我们拥有健康的头脑。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快乐。时间是最好的见证,马克思,从未走远,马克思主义也不会为青年所疏远。高中语文课本上有一篇文章,它是恩格斯为纪念他的朋友马克思而写的。在文章中,恩格斯写到“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就如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的人类规律极其简单,即为“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这时,是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简单的认识。随着我查阅资料,使我开始深入了解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它是研究并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和无产阶级及斗争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与恩格斯主创,由后来无数个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体系。它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逻辑中介,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逻辑结论。

  这么说很抽象,但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能够将眼光放在远处,将自身立于高处,将自我的思想脱离常人轨道的人少之又少。但马克思做到了,并且找到了和他志同道合的人,恩格斯。或许,这就是马克思伟大所在。作为大学生,也许马克思主义是离我们那么遥远,但实际上又是那么息息相关。大学生是未来世界的关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所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是大学生未来生活的客观需要。我想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的实际国情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发挥其指导作用。又需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世界及人生道路的多变。

  马克思唯物主义作为一般的世界观,坚持按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说明世界,唯物主义与科学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它是无神论的哲学基础。现代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思维科学为依据,把世界看成是一个运动变化发展的整体,它正确的解决了哲学同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在其看来,各门具体科学为哲学提供坚实的客观基础,哲学则是各门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科学一旦进入理论的领域,必须有理论思维的帮助,而学习哲学是发展和锻炼理论思维能力的唯一有效手段。辩论唯物主义的特点可以从它的内容上概括,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远运动的。

  由于我国近代史中一直强调当时的社会是半封建半殖民社会,这样的社会,构成导致中国无法通过掠夺来积累原始资本,进而向资本主义发展。在封建社会无法正常过渡到资本社会空档中,没有更为先进的社会形态来弥补这个缺憾,这是中国避免发生重大历史覆辙的重要措施,因而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路线势必成为中国的主要方向,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此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也十分巧妙,中国借助儒家的仁政思想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观念,它们所要表达的意涵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根据不同的时代发展特点,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深度融合,并不断创造出新的理论成果。

  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问题,促使中国历史文化实现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从而推进了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在怎样学习实践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重大的基本问题上,大体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教条主义的态度,一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历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相信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行动指南下的中国,会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我心目中的马克思主义,是神圣而高贵的。这也正如马克思本人说的一样:“我所从事的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常州大学陈强、余慧欣、潘迪等)

来源:理论之光   编辑:吴鑫浩

  • 44.png

    如何准确领会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 33.jp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亮点

  • 2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发挥制度优势 提升治理效能

  • 1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保障

  • 8.jpg

    十九大代表带你学报告

文件下载.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