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2020新版 > 地市理论动态 > 正文
仪征真州:党建强共建 发展促共富
2023-08-30 15:12:00  来源:新华日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近年来,仪征真州镇全面实施“党建引领‘四真’工程提质赋能镇域高质量发展”,探索推进“党建强共建、发展促共富”模式,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创新设立不低于300万元的共富项目基金,激活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拓宽百姓就业致富新路子,打造强村富民新场景。

共建“飞地市场”赢共富

“2010年下半年,因滨江新城建设的需要,位于石桥东的木材市场和建材市场的仓库区被纳入拆迁范围,由于受土地因素的制约,我们定位飞地发展,经过考察也看中了一块好地方,可是这块地涉及我们镇的另一个村茶蓬村,还有马集镇岔镇村,困难不小。”五一村党总支书记表示。

“党建共建能让更多的力量融入乡村振兴,实现互助共赢,成为助推村级经济发展的‘金钥匙’。”真州镇党委组织委员介绍。真州镇党委积极引领推动,全力架梁立柱,力促真州镇五一村、茶蓬村与马集镇岔镇村成立共建共富行动党支部,明确组织机构,制定了行动方案。

在共建共富行动党支部的带动下,80多亩闲置土地上异地新建的中江路市场,2013年建成了4.5万平方米的仓库区。2018年,又将6栋仓库改建成了门市房。截至目前,市场共有门市房13栋,面积1.5万平方米。目前,市场经营户已达150多户,年交易额超2亿元。

“我在市场里上下货,一年收入有四五万元。”茶蓬村村民费广军买了一辆小货车,从事建材运输。像他一样,3个村的村民及周边农户有近200人通过从事销售、加工及上下货、运输等实现增收致富。

联建“共富工坊”带共富

仪征市扬子文旅集团所属的绿篱无公害蔬菜生产试验场全年可生产番茄、莴苣等30多种无公害、反季节蔬菜4000多吨,年产值1200多万元、利润200多万元,其中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仪征地方特产紫菜薹已辐射周边,形成万亩种植规模。

佐安村与扬子文旅签订了村企联建合作协议,由扬子文旅租赁500亩土地进行育种、种植、技术、销售全方位帮带。真州镇党委因村施策推动全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方式多元化,全面推行改革活权、土地开发、村企合作等“强村十法”,为各村发展拓宽了新思路、拓展了新方向,也为佐安村与扬子文旅集团开展党建联建、建立“扬子绿篱共富工坊”提供了指引。

“我们村以扬子绿篱共富工坊为依托,特邀江苏省农科院专家为佐安村村民开展劳动技能提升培训,为我村富余劳动力服务超过580人次,累计为佐安村农民提供长期岗位80个、短期务工机会400多人次,实现了村集体、村民、企业三方共同受益。”佐安村党总支书记自豪地说,2022年佐安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93.96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87万元,较2020年末分别增长了72.28%、16.77%。

规范党建联建,真州镇引导双方签订党建联建协议书,确立了“双向互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建”的原则,明确了联育队伍、共享资源、合创机制的联建内容,进一步推动真州镇村级经济发展壮大,截至2022年底,真州镇村级账面集体总资产5.39亿元,净资产4.79亿元。2022年实现村集体经营性收入4929.5万元,近5年来增幅均在8%以上;2023年增幅将达到9%。

合建“抱团发展”引共富

党建引领共富,真州镇编制中长期村级发展规划、各村差别化发展路线图,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库,每年以项目立项评审的方式遴选一批重点村向上申报项目,镇财政设立不低于300万元的共富项目基金,配套实施奖补。

共建共富离不开载体支撑,真州镇从共同目标、共同需求入手,破除壁垒藩篱,整合党建资源,将“独角戏”变为“大合唱”,全力打造真州镇村级经济发展共建共富创业园,由镇成立强村公司、实行9个村抱团发展。园区项目用地约30亩,建筑面积约2.4万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仓储及办公用房约2万平方米、商业用房约4000平方米,总投资1亿元左右。

打造坚强堡垒,真州镇计划成立由9个村党总支书记担任委员的真州镇强村公司党委,切实为各村经济发展拓展更为广阔的空间、积蓄更为强劲的动能。目前已有50多家商户有意向入驻创业园,预计建成投入使用后,可每年新增收益600万元以上,带动周边就业300—500人左右。

下一步,真州镇将以提升村级组织力和战斗力为着力点,合力推动共富项目落地、共富产业集聚,以组织振兴引领产业发展,打造党建联建促共富的实践新样板。 仇宝奇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徐羽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