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境船舶同比上升15.24%,出入境旅客员工同比上升15.29%,新造船舶出口量同比上升10.8%。”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位于长江北岸的扬州对外开放码头经济持续恢复,沿江船企全力投入生产经营,部分造船企业手持订单量已排至2027年。口岸经济稳定增长,与党建引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近年来,扬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坚持“发展共谋、资源共享、协同共治、区域共建”工作思路,牵头成立“国门红盾”党建联盟,形成了区域化融合式工作新格局。
“党建+服务举措升级”,为口岸发展再添活力
10月26日,仪征港务公用码头1#、2#泊位对外开放工作顺利通过省级验收,这标志着该码头泊位正式具备停靠外籍船舶的条件。“这次验收工作进度超出预期,从建设到验收仅用时5个多月,感谢扬州边检站等口岸联检单位的前期指导和大力支持。按照目前进度,今年12月我们就可以争取第一条外轮靠泊。”该公司总经理徐世春说。
今年以来,该站党委持续深入调研,推出涵盖六大“服务板块”的惠企便民20项实事作为理事会1号文件,推动联盟发展进入共享共赢的实质阶段。为及时响应服务对象需求,推出“警务室+网格”服务管理模式,建立、改造5个警务工作室,形成“5-10分钟”警务圈,提供驻企“零距离”“一站式”通关办检服务。今年以来,为全市40余艘新造出口船舶、800余次出入境(港)货轮、1.6万余人次出入境旅客员工提供优质高效的通关服务。
“党建+制度体系建设”,为口岸发展提供保障
上半年,该站在党建联盟基础上牵头召开联盟理事会成立大会,形成了以扬州市委组织部、市级机关工委、市总工会、市商务局、扬州中远海运重工、中船澄西等15家单位为理事单位,总计涵盖84家成员单位的联盟格局。
该站与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签订联盟共建协议,推动“党企警企政企”资源聚合,成立办公室、秘书处等主要职能部门,定期组织专题活动、专项座谈,及时总结分析、深化成效。同时,充分发挥6名“两代表一委员”参政议政作用,邀请人大、政协代表走进边检与企业调研走访,与所有对外开放码头所在区(市)政府签订合作备忘录,帮助口岸企业发展疏通难点,打造扁平化高效沟通的协作平台。
“党建+宣传文化联创”,为口岸发展凝心聚力
9月20日,“国门红盾”党建联盟召开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座谈会,参会成员单位对联盟文化工作提出了丰富联盟文化建设、加大新闻宣传力度、开展多彩业余活动的建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党建联盟工作大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用好联盟优势资源,建立一支‘大格局、新思维’的宣传思想文化队伍,主动融入全媒体时代。”扬州边检站政治处主任朱建树说。
与此同时,该站在驻扬媒体和口岸企业之间搭起“警企媒”交流平台,策划党建联盟“二十四节气”形象宣传片、拍摄原创歌曲MV《国门红盾》,制作的《镇尺》《门》等原创教育短视频,获评国家移民管理“NIA·新视界”短视频大赛三等奖、2023长三角白鱀豚原创网络视频大赛扬州市赛二、三等奖等。
目前该党建联盟涵盖成员单位84家,覆盖职工3万余人、党组织300余个、党员4200余人,总产值超500亿元。品牌案例被国家移民管理局采用推广,被评为江苏省边检机关十佳党建案例,建设成果被扬州市级机关工委收录推广。 杭云飞 刘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