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努力实现学习方式由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转变,在2020—2021年度基层党员冬训中,宿豫积极创新四个学习载体,筑牢四大学习平台,深入开展党员冬训工作,让广大党员愿学、乐学、真学,确保冬训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创新背景
近年来,由于农村党员年龄结构、文化水平差异较大,单一的培训方式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与效果。为切实提高基层党员思想理论水平和示范带动能力,更好地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使所有参训党员学有所得,针对上述情况,如何整合多方资源、搭建平台载体,创新方式方法宣传宣讲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成为2020-2021年度宿豫区开展冬训工作中重点探索解决的问题。
二、主要做法
一是以“巡回讲堂”为载体,筑牢“全员型”学习平台。成立党史学习教育区委宣讲团、“豫理轻骑兵”宣讲团、“夕阳红”党史宣讲队等50余支理论宣讲队伍,深入机关、乡镇、校园、企业等开展巡回宣讲。专家学者讲理论。成立由16名具有丰富理论宣讲经验的党员领导干部、区委党校讲师、思政课老师构成的党史学习教育区委宣讲团,深入全区各部门各单位开展集中宣讲,实现乡科级党委(党组)全覆盖。领导干部讲政策。从各级党政机关选调领青年领导干部组建“豫理青骑兵”宣讲团,深入宣讲中央、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以及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群众百姓讲故事。从“五老”人员中选拔优秀宣讲员组建“夕阳红”党史宣讲队,在社区公园、文化广场讲述党史故事,让百年党史故事“飞入寻常百姓家”。全区各级各类宣讲团开展“巡回宣讲”800余场,受众超10万人,党史学习教育课堂搬进抗战老兵的“农家小院”活动被江苏公共频道《新闻空间站》报道。
二是以“实境课堂”为载体,筑牢“沉浸式”学习平台。利用宿豫革命老区优势,充分挖掘红色资源开展教学,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打造红色主阵地。坚持把宿北大战遗址公园作为庆祝建党100周年献礼工程,高标准打造集党史学习教育、党员干部培训、红色文化研学等于一体,辐射苏鲁皖乃至全国的党性教育基地,累计开展党性教育11万人次。串联红色一号线。充分发挥全国首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优势,坚持红旅融合,整合宿北大战遗址公园、水利遗址公园、红十五军三师纪念园、淮北江南展陈馆等红色载体,串联游学“红色一号线”,切实把共产党在宿迁、在宿豫的革命、建设历史讲深讲透。建好红色示范点。依托区乡村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阵地,结合马伦、焦裕禄、李柏等红色人物在宿豫期间的红色历史,分级打造乡情馆、文化广场、红书房等100余个学习体验阵地,党员干部群众就近接受学习教育,各级党史学习教育基地累计接待人员354批次,参学人数达6.8万余人。
三是以“文艺礼堂”为载体,筑牢“互动型”学习平台。积极探索“理论+文艺”宣讲方式,顺应了基层党员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提高的需求,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受到理论教育。红书诵读聚人气。组织开展“红书阅享汇”“书香伴韶华 阅读颂百年”等各类经典诵读、主题演讲活动270余场,引导广大党员群众诵读红色经典,传承红色血脉,感受信仰力量。民俗演出接地气。结合“送戏下乡”活动,将党史知识融入“民间小戏”,把“大道理”转化为“大白话”,方便基层群众听得懂、记得住。如宿豫区非遗传承人王军兵创作《人情新风宿9条》《党史历程颂》等节目,在全区各村居、社区开展巡演100场,把党的理论送到群众身边。电影党课鼓士气。开展“党旗飘扬 红色剧场”电影党课系列活动800余场,邀请党史专家、先进典型、支部书记、老党员等作为电影党课主讲人,结合电影内容讲述党史故事,鼓舞党员群众不忘初心、砥砺奋进。
四是以“空中学堂”为载体,筑牢“多元型”学习平台。为了解决党员干部的工学矛盾,以及流动党员无法参加线下集中学习的问题,宿豫区紧跟时代脉搏,利用“村村响”大喇叭、“宿豫发布”微信公众号、“豫见精彩”视频号等多媒体资源开设“空中学堂”。启动“大喇叭宣讲工程”。依托全区82个村居、社区的高音喇叭,开设《百名支书读党史》栏目,累计收听量超百万人。建立“三位一体”党史学习融媒体矩阵。以区融媒体中心“宿豫发布”公众号、“豫见精彩”App和视频号为依托,开设“党史百年 红色回响”“党史百年 红色印记”等栏目,开展“学党史‘豫’传承”党史知识线上竞赛,参学、参赛人数超10万人。开设“三个云端微课堂”。依托网易平台,开设“网易云红歌单”“网易云红书单”“网易云红课堂”三个“微课堂”,整合宿豫相关的党史知识、红色书籍、红色歌曲等资讯进行“云上展播”。
三、实际成效
通过利用以上四个学习平台开展党员冬训工作,把冬训内化到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日常习惯中,不断提升冬训吸引力、品牌力、实效力,让冬训热在基层、融入日常、深入人心。“学党史、看村史、议家史”经验做法获得省委宣传部主要领导充分肯定。
一是培训形式丰富多彩,冬训吸引力不断提升。冬训“四大平台”为加强基层党员干部冬训提供了丰富的培训形式和内容,“吾心向党 学在宿豫”“走访身边老党员,践行初心学党史”“学党史 祭英烈”等各类主题活动受到党员群众热烈欢迎,冬训参训党员2.5万余人,受益群众超20万人。
二是宣传报道持续升温,冬训品牌力不断打响。全区上下冬训氛围浓厚、亮点纷呈,经验做法在央视新闻、江苏新时空、学习强国、《新华日报》、《宿迁日报》等国家和省、市主流媒体发稿300余篇,征集“冬训微课”50余部。其中新庄镇振友社区让“空巢”老人吃上爱心餐活动被央视《新闻联播》报道。
三是服务民生成效明显,冬训实效力不断增强。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城乡基层、生产一线开展党史学习调研活动,收集并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累计办结1700余件。开展“学党史、悟思想、亮承诺”活动,推动工作资源向基层倾斜、民生实事在一线解决,排定106项实事项目,开展各类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共计51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