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泗阳县裴圩镇积极推动党员冬训工作,深入探索基层党员冬训新方式,充分激发基层党员冬训新活力,通过做好“三项加法”,切实把党的理论成果转化为统一思想、激发干劲的实际行动。
“线上+线下”,推动理论学习入脑入心。针对各基层党支部,结合“板凳课堂”、支部书记“先锋说”等形式开展交流研学活动10余次,通过农村喜闻乐见的形式和“乡土话”,促进理论学习持续深入。针对年老体弱党员群体,积极开展送学上门活动4次,依托微信工作群推送学习资料6次,确保党员学习全覆盖。积极开展流动党员学习帮扶工作,累计寄送红色大礼包70余个,实现“流动不流学”。积极组织年轻党员开展实地研学活动,依托裴圩镇丰富的本土红色资源,到洪泽湖斗争纪念馆、烈士陵园等开展实地参观学习3次,结合老干部宣讲队、青年党员宣讲团讲解,为年轻同志补足精神之钙。
“调研+服务”,推动为民服务走深走实。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枫桥经验,依托各村(社区)“标准+示范”提升改造的新党群阵地,全面提升流动党员服务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综治中心等功能室效能,及时落实“民呼我为”“接诉即办”工作制,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累计办结各类业务200余件。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开展“到进访”工作,按照“入户有记录,问题有台账”及时了解群众诉求,通过现场对接和协调办理,切实解决急难愁盼60余个。积极组织在职党员“报到服务进社区”活动,根据居住社区群众实际需求,制定个性化工作清单,对普遍关切的问题及时回应,累计提出意见建议20余条,解决政策宣传、业务办理、精神文明方面问题30余个,持续推动联系服务群众规范化、常态化。
“非遗+宣讲”,推动文明实践落地见效。放大裴圩镇本土文化优势,发挥党员表率作用,积极推动非遗资源保护和政策宣讲工作同频共振。开展非遗文化“生产性”保护,常态组织老党员手艺人开展非遗文化保护工作,累计制作裴圩传统跑驴、跑马、蚌舞等非遗演出节目道具100余件。组织“沉浸式”体验活动6场,积极进校园开展非遗体验课,为中小学生详解各类非遗文化背景、发展现状和传承方法,为非遗传承注入青少年力量。探索“横向式”改进,在各类传统非遗节目中融入文明新风、法制宣讲、关爱未成年人等内容,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在春节、元宵等传统佳节组织相声、快板戏、小品等文艺节目演出4次,组织“裴圩好人”“优秀党员”积极参与,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辐射带动作用。(赵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