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江苏聚焦 > 基层党员冬训 > 2023—2024年度江苏基层党员冬训 > 冬训微感悟 > 正文
以求“变”出“新” 耕拓基层治理
2024-04-02 17:09:00  作者:郑德祺  来源:淮安市涟水县南集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正确的战略策略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中共江苏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会号召全省各级干部“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解决好一个个具体问题中积小胜为大胜,不断夺取新胜利、创造新业绩。”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自古以来,变革、更新就是中国历史的主题,而改革、创新则是推动中华文明接续向前的动力。站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上,作为扎根沃土、直面百姓、干在一线的基层工作者,更应主动融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潮大势,当好捕捉变化需求的“感应器”、实现改革落地的“操作臂”、推进创新探索的“发动机”。

准确识变,基层工作要善于感知“新”的萌芽。

走进基层意味着直插问题一线、处于变革前沿。一方面,从“枫桥经验”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践一次次证明,影响深远的改革往往源于基层的小范围探索。另一方面,一些公共危机的教训告诫我们,严峻复杂的挑战常发端于一个孤立的问题、一次细节的疏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们的工作必须夯实基层。”作为基层工作者,我们要常怀“疑是民间疾苦声”的责任意识、“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坚定理想信念、永葆工作热忱,站稳人民立场、走好群众路线,树牢问题意识、加强调查研究,在用情走访、用心观察中,化身捕捉变革需求的触手、感应风险演进的探头,护航改革举措的行稳致远,服务隐患危机的稳妥处置。

科学应变,基层工作要善于扶正“新”的主干。

变,既是解决矛盾的举措,也是产生矛盾的缘由。在解决矛盾的同时,变革会衍生新的矛盾;变革产生的矛盾则需要新的变革加以解决……这是复杂的过程。在基层,变革着眼的问题经常很小,但需要考虑的内容则是千头万绪;变革作用的领域或许单一,但间接产生的影响却是方方面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服务基层,就需要我们强化理论学习,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服务发展,将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一体运用于回应需要、解决问题、出台政策、落实要求的变革中,以前瞻性谋划、主动式干预、复盘型审视、常态化监测,推动革新的工作,闻变而起、顺势而为、务实高效。

主动求变,基层工作要善于孕育“新”的蓓蕾。“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变是历史常态,正视变革才能因势利导,把握变革才能推陈出新。广阔的基层,涌动着关于变的不懈探寻。宁夏白芨滩林场蹚出科学治沙路、广西合寨村率先探索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案例表明,来自基层的变革或许能在更大范围内创造出更为丰硕的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激发制度活力,激活基层经验,激励干部作为,扎扎实实把全面深化改革推向深入。”作为基层干部,我们要着眼实际、大胆求变,立足自身工作,用改革的手段、创新的方法琢磨问题的“更优解”“最优解”。同时,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弄清“变”的实质、梳理“变”的条件、总结“变”的经验,让成功案例可借鉴、可学习、可拓展。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变,如果是外力来袭,我们就用改革创新的手段去回应;变,如果是内力集聚,我们就用改革创新的路径去推进。“滚滚长江东逝水”,同大江奔流、不改向东一样,改革创新的变中仍有一些不变的原则。作为基层工作者,正视变化、应对变化、拥抱变化,无论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不改初心使命、遵循逻辑规律、始终强化学习,以矢志不渝、与日俱进的自己应变局、开新局。

来源:淮安市涟水县南集镇   编辑:韦轶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