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作出系统部署,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注入了强劲改革动能,提供了强大制度保障。作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首批实践调研基地,盐城市大丰区有基础、有条件、有责任在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中主动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瓶颈问题,凝心聚力、敢作善为,为推进落实文化领域改革各项任务提供生动案例、鲜活素材和大丰经验。
一是高举旗帜,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宣传思想文化系统是落实全会精神的第一线,我们坚持先学一步、学深一层,持续在全区兴起热潮。提高“学”的质效。着力夯实思想理论基础,完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强化问题导向,推动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研讨转向“学思想、找问题、拿对策”,以“关键少数”带动党员干部群众深学细悟全会精神,更好以全会精神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浓厚“讲”的氛围。组建全会精神区委宣讲团,发挥领导干部、“百姓名嘴”、“青年讲师团”等宣讲骨干作用,面向基层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围绕群众关心的改革热点问题,准确解读政策举措,推动全会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壮大“宣”的声势。构建网上网下、内宣外宣一体的工作格局,开设专题专栏,结合实践调研基地建设,持续推出系列报道、重点文章、融媒报道,深入宣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新思路、新举措、新进展,着力讲好大丰故事、传播好大丰声音。
二是守正担当,让新征程主流思想舆论巩固壮大。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主流思想舆论提供坚强保证,我们坚持守牢阵地底线、整合资源力量、强化数据赋能,凝聚合力巩固主流思想舆论。聚焦意识形态责任再压实。持续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链、阵地管理链、风险防控链,抓好讲坛论坛备案管理,深化意识形态工作联系点建设。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专题研究、专题汇报、专项督查、年度考核等制度,加强涉意识形态线索问题收集,完善“扫黄打非”长效机制,坚决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隐患。聚焦媒体深度融合再发力。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加强全媒体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探索运用VR、AI和超高清等技术,逐步推出全息化、可视化、沉浸式、交互式新闻产品,丰富传播形态,让大丰声音“出圈”。聚焦网络生态治理再赋能。严格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完善网络舆论引导机制和舆情应对协同机制,持续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坚决守牢网上阵地。以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为牵引,加快推进网络安全应急指挥中心建设使用,优化公共数据安全体系,赋能智慧城市建设,持续推动全区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传承创新,让新时代精神文明风尚润泽人心。建设文化强区从根本上是为了不断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我们以多元化文化活动、高品质文化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以共建共享引领文明创建。统筹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在解决群众诉求上下功夫,不断提高群众获得感。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改革,深化高价彩礼、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整治。以改革创新推动文明实践。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创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各类群众性主题活动,着力打造思政课特色品牌。构建中华传统美德传承体系,擦亮“厚德大丰”品牌,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郁氛围。以融合发展赓续历史文脉。大力弘扬红色、麋鹿、湿地、水浒等特色地域文化,推动文化转化、赋能、增值。按照“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思路,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做好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遗址保护修缮提升、古镇整体保护和活态传承,让文化遗产焕发蓬勃生机。
(作者系中共盐城市大丰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