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热易出汗,记得勤换洗,还有学习上碰到什么困难要及时告诉我,我来给你解决。”近日,宿迁市湖滨新区教育局综合科科长王敏前往皂河镇给认亲结对困境儿童送衣物,并鼓励孩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在湖滨新区,和王敏一样同困境儿童认亲结对的人还有很多,这得益于该区深入研究困境儿童发展型资助,从物质帮助、资金资助、身体健康、心理疏导、精神激励、知识技能拓展等方面对困境儿童落实各种帮扶措施。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湖滨新区共有中小学、幼儿园29所,在校生2.1万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839人,占比约9%,其中困境生379人。“湖滨新区始终把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深入研究困境儿童发展型资助,不断创新拓展资助新路径,带动全社会关心关注困境儿童。”湖滨新区党工委书记张先彦介绍,湖滨新区编印了《困境儿童关爱手册》,落实困境儿童“一人一册”,由区各机关单位、乡镇政府人员“一对一”认亲结对帮扶,助力儿童健康快乐成长,全力推动湖滨教育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明确方向 构建资助育人格局
“创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湖滨才有希望,发展高质量教育,湖滨才有未来。”高质量教育是湖滨百姓最殷切的期待,关爱困境儿童更是推进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近年来,湖滨新区积极回应群众期待,举全区之力、聚全区之智,努力构建全区资助育人格局,让全区困境儿童充分享受湖滨教育发展成果。
“身先士卒,坚持‘一把手’亲自上”是湖滨新区高质量发展“战必胜、攻必取”的重要抓手。为凝聚全区合力,深入研究发展型资助铺就困境儿童成长之路,湖滨新区成立了以区管委会主要领导为组长、33个区直部门和乡镇(街道)为成员单位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由区纪工委、组宣统部、教育局牵头三个具体工作小组,建立执行业务交流、工作汇报、督查考核等工作调度机制。“在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制定了专项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三类重点关爱对象,并对统计在册的379名困境儿童实行动态管理。”湖滨新区管委会三级调研员王益军介绍,如今,全区各单位、部门聚焦职能职责,协同配合,高效统筹民政、医疗卫生、教育等部门帮扶资源,严格落实各项困境儿童帮扶措施。
“很感谢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关心和支持,让我们的孩子能像其他孩子一样正常上学。”家住晓店街道的李小箐感激道。据了解,李小箐的孩子因身体原因需要助听器,但高昂的费用让家庭难以承受,湖滨新区教育局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上报,由省教育厅资助中心协调省残联为孩子提供了免费助听器,帮助孩子正常上学。
汇聚合力 提升资助育人成效
“老师,这朵兰花好漂亮!”“和梨花相关的诗有‘满宫明月梨花白,故人万里关山隔’。”……今年4月,宿迁市湖滨海门实验学校的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三台山国家森林公园,开展“踏青寻春 快乐成长”春游研学活动。“在参与活动的学生群体中,有一部分是学校的困境儿童,我们希望通过开展此类活动,培养他们开朗乐观,勇于面对挑战的性格。”宿迁市湖滨海门实验学校教师刘馨凝说。
关心儿童的健康成长,是社会各界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湖滨新区致力于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困境儿童的良好社会氛围,以上下同心、齐抓共管、共同关爱拓展资助新路径,切实让每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教”在学校,“育”在家庭,学校和家庭是学生成长道路上两个重要支点。湖滨新区结合区域实际,一方面,优选了254名经验丰富教师,作为帮扶学生导师,有针对性地走进社区、走进企业、走进田间地头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通过定期评选“优秀学习型家长”“五好家庭”等活动,促使家长承担起教育主责。“近三年来,湖滨新区教育越来越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家长履行孩子成长主责的比例也从50.73%上升到88.34%。”湖滨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陈磊介绍,“为困境儿童提供帮助、传递温暖,我们不遗余力。‘四点半’课堂、群众助学活动、非遗项目进校园、高雅艺术进校园……通过各类活动,我们成功汇集大批社会力量,进一步营造社会共育氛围,为困境儿童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湖滨新区将始终坚持“工作依靠群众”,按照“群众靠发动、发动靠活动”工作思路,借助群众力量探索资助新路径,让困境儿童充分感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与温暖。
开拓创新 丰富资助育人内涵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发展型资助不仅要为孩子提供物质援助,更应关注孩子精神需求,强化思想教育,培养孩子自立自强、百折不挠的优良品格。十余年来,湖滨新区坚持“健康教育”理念,实施“健康教育123”三步走工程,较好培养了学生良好学习生活习惯、激发学习内驱力,形成良好机制体制。
“我会利用这个暑期去学习围棋,磨炼自己的耐心,提升思维能力。”“我会在暑假期间做好复习和预习,提升自己数学成绩。”……6月29日,晓店初级中学召开学生家长会,向学生家长汇报班级教学成果,并督促学生规划暑期安排。该校校长张以灏介绍,湖滨新区要求各校定期开展学业规划讲座、主题班会、组织综合实践活动、设置班级学业规划展示栏等方式,鼓励学生为自己的理想和规划努力奋斗,激发学生成长的深层动力,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提升。据了解,该做法得到江苏省学生资助中心和南京师范大学的关注指导,湖滨新区被列为全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学生资助专项课题的实验区,在为全省教育提供先进经验的同时,也让更多社会群体关注湖滨教育发展,关注困境儿童成长。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为此,湖滨新区投资近千万元自主开发“健康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通过5个一级指标和13个二级指标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评价,并由学校进行表彰,其中38.2%的困境儿童获得表彰。“‘健康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使用以来,不仅在全区各校营造了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还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思想观念,让每一个稚嫩的心灵得到滋养。”王益军说。
“我一定好好学习,长大后回报社会。”“有了‘四点半’课堂,我再也不用为孩子放假后没人管而操心了,真正解决了我们家长的后顾之忧。”……7月23日至25日,湖滨新区组织了48名教师志愿者到379名困境学生家中进行问卷调查,针对困境儿童需要的帮扶方式、内容、频次、效果以及意见建议进行了登记反馈,孩子们一边诉说着自己的需求,一边对湖滨新区拓展资助新路径的做法表示支持和感谢。“湖滨新区希望已至、未来可期。我们将持续强化资助育人理念,拓展资助育人新路径,全面构建资助育人质量提升体系,推动学生资助由‘保障型’向‘发展型’延伸。”张先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