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理论专题 > 奋辑扬帆新征程—扶困助学在行动 > 正文
奋楫扬帆新征程 扶困助学在行动⑤丨用爱维系 幸福相守——记高邮市三垛镇司徒小学校长张玉明
2023-09-14 09:42:00  来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出高邮城,向东北方向二十多公里,就到了普普通通的三垛镇司徒村。司徒村很少见到年轻人,一问便知道,在这个以农业为主的小村庄,年轻人常年在外打工。大部分孩子都跟着他们的父母去了城市读书,还有一些条件不允许的只能留守在老家,司徒小学里就有着13名特殊的孩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从2003年到2023年的20年间,司徒小学在校学生从1200多名锐减到63名,有的班级仅五六个孩子。伴随着学生的大量外流,老师们也一个个离开农村,奔向了城市。面对乡村教育师资空缺,看着那些走不掉的本乡本土的孩子,尤其是那些特殊的孩子,校长张玉明毅然放弃了进城的机会,坚定信念,决心要打造司徒小学的“校园留守儿童之家”,为留守儿童撑起一个“家”!

让张玉明校长放不下心的,是那些与祖辈生活在一起的13名留守困境儿童,是他们的无知与顽皮,孤独与无助……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可这些留守儿童,不乏调皮捣蛋,甚至还有一些不爱劳动,不爱学习,沉迷网络游戏的坏习惯。张玉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2021年的除夕之夜,张玉明校长通过朋友圈向曾经的学生和同学发出了《关爱留守儿童 助推家乡教育》邀约函,请他们共建司徒小学的留守儿童之家。邀约函得到了许多校友的热烈响应,一名校友捐献了两台价值11000元的空调,一名校友给宿舍购买了12张床铺,还有更多校友以不同方式献出了自己的爱心。正月初五刚过,张玉明就和老师们忙开了:打扫房间,张贴条幅,跑超市,装监控……

现在,周一至周五,13个孩子免费吃住在学校,学校免费为他们配备炊工、晚辅老师、宿管人员。留守儿童之家始终不忘肩负的职责,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得力,炊工制作的菜肴美味可口,一日三餐,不仅免费,而且换着花样来做。对于孩子来说,最开心的事情,就是游戏与吃饭。不止一个同学说,家里吃得都没这么好,更没这么热闹。

不让一个孩子辍学,也不能让一个孩子掉队。张玉明的家在学校附近,他经常隔三岔五邀请年轻教师家里坐坐,促膝交心。同时,带着老师逐一家访,了解留守儿童们的家庭困境。司徒小学还专门安排辅导老师晚间耐心辅导留守儿童的作业。孩子们学习懈怠了,除了精神鼓励,不少老师还自掏腰包买来零食,跟孩子来个“君子协议”。孩子们吃得好,睡得好,学得好,渐渐地改掉了一些不良习惯,学习成绩有了明显进步。

这所在当地人眼中实力垫底的“村小”,在张玉明和全体师生的努力下,教育质量一直位居全镇前列。英语常是“村小”的薄弱学科,2023年春学期的期末检测,三年级11名学生的英语成绩,在三垛镇名列前茅。

为了让孩子们健康生长,张玉明带领教职工把校园内的近一亩空地,开垦成菜园,带着孩子们栽种四季蔬菜。菜园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新鲜的蔬菜,也让孩子们体验到劳动和收获的快乐,积累了丰富的作文素材,品味到劳动的艰辛。在孩子们的眼里,这片菜园就是“百菜园”和“幸福园”。

每逢传统佳节,留守儿童之家总会把孩子们聚在一起,大家按照传统习俗做汤圆、包粽子、贴对联。其乐融融的餐桌上,一起分享快乐成长的梦想,笑声、歌声不断飞出窗外,荡漾在校园每一个角落。

学校还邀请家长参与留守之家的共建,教导孩子们互帮互助、共同成长。渐渐地,留守之家的孩子们越来越亲近,情同手足。今年七月,司徒小学“校园留守儿童之家”依然不放假,13名孩子,留守在校园里,参加镇关工委、学校组织的“七彩夏日”系列活动,共同度过一个安全、快乐、有意义的暑期。

知冷暖,共忧乐,真真正正走进留守儿童的世界,陪伴他们幸福成长,任重而道远。司徒小学张玉明校长和他的同事们,用爱的纽带把自己与孩子们拴在一起,与孩子共成长,与孩子们共享幸福时光。

来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编辑:徐羽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