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交汇点
理论之光 > 理论专题 > 2018年马克思主义·青年说 > 赛况 > 思辨赛 > 赛制进程 > 战队调研 > 正文
关于南京市民宗教信仰的调查研究
2018-10-16 16:48:00  来源:理论之光

  学校:南京医科大学

  指导教师: 刘步青

  一.调查背景

  习总书记曾说:“人民有信仰,社会有希望,国家有力量。” 他强调“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方面。的确,信仰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会无时无刻的约束我们的行为,改变我们看待世界的角度。

  然而信仰的种类有很多种:政治信仰,比如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信仰,比如佛教、基督教等;科学信仰,比如进化论、相对论等;价值观信仰,比如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有许多不同的信仰,甚至我们普罗大众自己的世界观也可以算作一种信仰。

  而事实上,关于我国缺乏宗教信仰总会被国外一些人抨击,说我们是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国家,正处于一个危险的状态。当然,这种言论就激起了我国许多人民的反击,他们认为宗教信仰许多时候只是希望通过神的存在,拢合起它的教众来壮大教会,而教徒只是为了自己行善。对此我们小组想要就此探索实践,小范围的调查我国现今的宗教信仰状况,以及拥有宗教信仰的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宗教的。

  二.调查目的

  本次社会实践旨在通过较为全面的调查方式,来探索我国现今的宗教信仰状况、无神论者与教徒两类人对于宗教(本次调查主要针对佛教和基督教)的看法态度、宗教信仰可以给人民带来什么等问题。希望可以尽量全面的了解我国当代人民宗教信仰的现况,由此思考是否如果没有宗教信仰,我们就一定是危险的;是否宗教信仰只是有心人来统治教徒的手段;是否所有教徒只是为了自己的来世而行善。

  希望在经过这些调查和思考后,可以培养我们正确对待宗教信仰的态度;同时在了解宗教信仰后,正视自己的精神信仰,为培养自己今后的精神信仰埋下种子;也希望得到有价值的实践结果后可以将其传播给更多的人。

  三.调查时间、地点、对象、方式等

  调查时间:2018年6月

  地点:鸡鸣寺、圣保罗教堂

  对象:市民游客以及本校学生

  方式:线下走访 网络问卷

  四.调查内容

  1.调查走访记录

  佛教(鸡鸣寺)

  我们很幸运,在开展调查的这一天,阳光明媚、夹杂着和煦的微风,是个好日子。我们组成员来到了南京最古老的梵刹之一——鸡鸣寺,在领了三支香后,我们正式走进了这个南朝时期中国的佛教中心。

  远远望去,此次来到鸡鸣寺的人很多,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多集中在20到30岁之间与50到60岁之间,且女性稍多于男性。登上鸡鸣寺,我们看到鸡鸣寺的香火非常旺,来自不同地方的善男信女,都在寺前烧香拜佛,祈求着各自的幸福安康。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此次来到鸡鸣寺的人约60%都是第一次来,他们大多数并不信仰佛教,只是来此游玩或是祈福;而另外40%的人也描述他们第一次来到这个地方的缘由是赏樱花或是有事相求。从总体数据来看,只有约15%的人是信仰佛教的,另外85%是对佛教持有虔诚的态度但并不信仰的。而且,我们了解到,约80%的人表示自身周围信仰佛教的人并不多或是基本没有。

  而后,通过调查人们对于佛教的看法,我们得到了很多有用的信息。信仰佛教的人大多觉得这种信仰是一种心灵寄托,认为心诚则灵,而且它会使人内心平和、乐观向上、多积善行德。其中约10%的人还表示自己在家供奉神像并在饮食上是全素的。而不信仰宗教的人可以大致分为三种态度,一种是积极态度,认为有宗教信仰总是一件好事,此类人占大多数;一种是旁观态度,不褒不贬;还有极个别的人持消极态度,认为拜佛信佛的人只会为自身及儿孙祈福,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种功利主义。

  最后,我们小组也调查了此次来到鸡鸣寺的人们对于基督教的看法,有约87%的人认为不论是哪一种宗教,它们都是平等的,人们有宗教信仰的自由;有约5%的人表示自己更偏向于佛教,但是也并不排斥基督教;也有约8%的人觉得相比之下,基督教更加正面积极,在很多方面要优于佛教。

  基督教(南京圣保罗教堂)

  这是我们第一次来教堂,不禁被眼前的景象惊到了。满院子的人,上至七八十岁的爷爷奶奶,下至牙牙学语的孩童,都在井然有序的听着牧师讲圣经。成人不看手机,小孩不哭不闹。偌大的教堂都坐不下如此多的基地教徒,院子里全是搬着小板凳来听圣经的人。

  由于不想打扰虔诚的教徒,我们便静静等候在一边,时不时与工作人员交流。我们了解到教堂周六周日都会有活动,周六晚上还有专门为大学生开设的英文唱诗班,既可以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又可以学习英语。让人惊讶的是,我们发现,所有听圣经的基督教徒都非常认真,工作人员也不会随意走动,就连在当今社会十分普遍的“低头族”现象在跨过这扇门之后也被完全杜绝了。我想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吧。

  在听圣经结束后,我们随机调查了一些人,基本将他们分为以下四类:普通群众、唱诗班成员、教堂义工、牧师。以下调查结果将从以下四点分析。

  ①普通群众

  第一个有代表性的人是一个四岁孩子的父亲,他是和他的妈妈还有妻子孩子一起来的。他的信教时间不算长,只有两年左右。最初也是听朋友介绍接触到的基督教。可以看得出来,他和他的亲人们生活的都很幸福。当我们问到为什么会把这么小的孩子带来教堂时,他答道:“孩子不哭不闹,在教堂还可以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而且还有这个专门照顾小孩子的地方”。叔叔的回答很真实,态度特别和蔼,没有任何的不耐烦和不信任,这给了我们莫大的信心。叔叔说到:信仰了基督教之后,有好多事情就看开了,不会为小事而忧愁烦恼。这也是代表了大多数教徒的心理。

  第二个人就是和我们一样是学生的一个哥哥。他在本科生阶段就已经信教了。作为同样是大学生的我们非常的惊讶。后来了解到,他是因为学校里面学习压力过大,所以学校老师建议去听听圣经,后来觉得对自己的帮助很大,就开始信仰基督教了。最大的变化就是心境更加开朗,会正视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上的压力。心情更愉悦,自己的心态也在悄悄改变。

  ②牧师

  很幸运我们采访到了一名牧师。起初我们并不知道牧师具体是做什么的,只是看电影里面总是提到,知道这是基督教的一个很重要的身份。我们鼓起勇气向那名牧师询问一些关于基督教的东西。

  牧师叔叔很热情,听说我们是大学生,很热情的为我们介绍他手中翻的旧旧的《圣经》。他为我们介绍了耶稣,复活节,亚当,夏娃,等等一些基本知识。他告诉我们说,他在信仰基督教之前是学校里面的团委书记,信了半辈子的儒释道,在退休之后意外的接触到了基督教。由于之前受到儒家入仕思想的影响,他起初并不认同基督教,后来接触得深了,发现了很多不同之处。他说到:儒家思想可以帮助你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但是人不会变得更开心,只是变的更有能力,而基督教不同,他不会强迫你做任何事,只是让你正视困难,每天生活的开心快乐就好,耶稣就会满意了。所以这是符合人性的要求的,也就是吸引越来越多人的原因。

  当我们问到对佛教的看法时,他客观的说到:基督教和佛教没有好坏之分,只是侧重不同的点而已。我以前也了解过佛教,它是教人向善,不过要求太多,要供奉神像,要吃素等等,但基督教就不会,你看,也没有谁信仰基督教在家里放个耶稣神像的吧。牧师叔叔跟我们说了很多很多,他帮我们分析《圣经》,俨然像一个心理咨询师一般,为你排忧解难。

  在活动结束之后,马上就走很多人把他团团围住,希望他帮自己排忧解难,他与我们微笑致意,然后仿佛化身天使一般与大家站在一起。耳边响起他一直挂在嘴边的话“我们这个教大家就像兄弟姐妹一样”。

  ③唱诗班阿姨

  唱诗班,是由教堂热心的信众组成的,负责吟唱诗歌。我们便遇见了一位唱诗班的阿姨,气质十分出众。她很开心的接受了我们的调查采访,她告诉我们她之所以到这座教堂的唱诗班来是因为她退休后没事做,朋友推荐介绍而来的。而且,阿姨告诉我们,教堂唱诗班的很多阿姨以及到教堂来礼拜的人都是被周围信基督教的朋朋友感染的。同时,阿姨很开心地说,在教堂里她仿佛又找回了一种青春的感觉,整个人的生活都十分的开心,在处理事情上也跟未信教前大不相同。说着这些的时候,阿姨的脸上一直都带着愉悦的微笑,这让我们觉得教堂真的让阿姨有了一些改变。

  我们还观察到,这位唱诗班的阿姨和唱诗班的其他人一起聊天的氛围非常的愉快和安逸,每个人的脸上都是满满的幸福。后来,阿姨还告诉我们,虽然她信基督教的时间不长,但是她真的觉得成为基督信徒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在唱诗班里认识的“兄弟姊妹”都是一笔很大的财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生活,让退休后原本枯燥的生活重新充满了活力,也让阿姨自己有了改变。

  ④教堂义工

  在李牧师的推荐下,我们去了即将开始的英文聚会的现场。进入会场后,看见很多的大学生以及许多的外国人,大家都在友好地交流着。在会场的入口处,几名戴着牌子的女生和男生正在忙着倒茶和准备小点心。我们小心地询问了他们的身份,其中一位姐姐告诉我们他们是在这里工作的义工。于是,我们便问姐姐她是否愿意接受我们的采访,姐姐很开心的同意了。经过与义工姐姐的交流,我们知道了教堂每周末都会有义工来帮忙,包括了大学生、上班族以及一些退休后的阿姨或者叔叔。义工们也有不同的任务分配,而且每一位义工在教堂工作时都很认真负责,还非常开心,十分高兴。最后,我们询问义工姐姐她关于基督教和佛教的看法,姐姐认为:“佛教和基督教在根源上来看是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但是实际上又有巨大的不同。基督教相较于佛教而言,环境更加放松,没有佛教那么严肃。而且基督教的信徒们都以兄弟姊妹相称,大家交流来往比较密切。即使是初次见面的信徒也能很好的聊起来。”义工姐姐的回答与我们在教堂看见的场景很相符,在教堂里,每个人的脸上都是愉悦的笑容,看上去非常幸福。或许这就是信仰的力量,给予人们阳光,让人们从心底里去热爱生活,享受生活。

  2.网络调查结果

  本次网络调查,我们一共调查了68人次,年龄层次完整,主要分布在15到35岁,男女比例均衡,其中女性比例在58%左右。

  结果显示,有88.2%的受访者没有宗教信仰。这些人中,大多数都是保持着理性和尊重的态度。尽管自己不信,但是可以理解信仰宗教的人;更积极一点的认为宗教信仰有利于社会安定,不过前提是不信仰邪教;或者是可以指引人们的生活方向。

  当然也有认为宗教是功利主义,是统治工具的人群,所占比例较小。

  五.结论

  经过了这次的社会实践,我们得出了以下的结论:

  首先,在我们通过网络调查得到的有效数据中,年龄在15到35岁的占89%,其中有超过80%的人都是不信仰宗教的。由此我们可以初步推断出:如今,我国的青少年,那些正处于培养正确信仰的青少年阶层有宗教信仰的占少数。

  另外,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无论是在寺庙还是教堂,甚至是马路边都有着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这说明了,如今我们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信仰教育,已深入方方面面。同时也说明了,我们国家只是信仰宗教的人群数量较少,但不能因此,就说我们国家处于危险的状态。我们大多数人都拥有信仰,有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信仰,有政治信仰等等。宗教信仰不能等同于信仰,我们可以说缺少信仰是危险的,但不能说缺少宗教信仰就是危险的。所以,针对上文中提到的一些外国人的言论,我们小组持有反对意见。

  综上可得,中国是一个宗教信仰自由的国家。但是大部分中国人都不信教,更多人认为切实的物质基础才能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充实的保障与安全感。

来源:理论之光   编辑:吴鑫浩

  • 44.png

    如何准确领会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 33.jp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亮点

  • 2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发挥制度优势 提升治理效能

  • 1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保障

  • 8.jpg

    十九大代表带你学报告

文件下载.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