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交汇点
理论之光 > 理论专题 > 2018年马克思主义·青年说 > 赛况 > 思辨赛 > 赛制进程 > 战队调研 > 正文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思想影响的调查报告
2018-10-16 15:46:00  来源:理论之光

  历史虚无主义是指,通过各种方式重新解读历史,通过否定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赞扬西方文化和社会制度;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从而否定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一种社会思潮。历史虚无主义具有怀疑主义、相对主义、解构主义与颓废主义等特征,它伴随着西方资本的扩张、侵略战争及西方文化的传播而兴起。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一种危害极大的错误社会思潮,如果任由其在大学生群体中传播,势必会对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国家认同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对此,我们以扬州大学本科生、硕士研究生群体为调研对象,进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在校大学生思想影响的调查研究。本次调研对象的专业背景包括文学、法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教育学、农学等在内的22个专业,接受我们访谈的学生人数共计258人。从调查的结果上看,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学生群体中的传播经历了一个从“高峰”到“平峰”的阶段;从时间上看,2014、2015年这两年是历史虚无主义传播的高潮期;从现实影响上看,历史虚无主义正处在慢慢削弱的阶段,但因其消极影响持续时间之久、传播渠道之宽、影响范围之广,因此完全消弭其恶劣影响仍需时日。

  一、历史虚无主义影响大学生思想之内容

  通过调研之前进行的文献梳理,我们认识到历史虚无主义在当前主要有三种表现形态:一是否定革命和历史发展规律;二是否定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三是歪曲党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对党的领袖和革命英雄人物进行各种诋毁和谩骂,企图否定党史的主流和本质。而在随后的走访调查中我们发现,历史虚无主义的这三种表现,也构成了这一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一,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近代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这是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但历史虚无主义通过传播“革命无用论”,否定革命的作用,进而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史,进而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尤其是中共党史。历史虚无主义通过编造历史故事,以及所谓“揭露历史真相”等伎俩和手段,对中国革命的历史进行诋毁与否定,企图扰人们的历史认知。

  第二,否定中国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人民群众自己创造了自己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但当下充斥校园内的历史虚无主义却将这一正确的逻辑模糊化,企图通过制造所谓“社会主义道路早产论”“共产主义原罪论”等荒谬言论,侵蚀大学生的思想,进而达到否定社会主义道路的最终目的。需要说明的是,否定社会主义道路这一内容并不是独立出现的,它往往还会与其他社会思潮勾结,例如新自由主义(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普世价值(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等等。

  第三,通过丑化和矮化党的领袖和革命英雄人物达到否定党史国史的目的。为了实现颠覆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丑恶目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将矛头对准党的领袖和英雄人物,通过讲述荒谬的、毫无历史依据的所谓“事实”,伪造出历史虚无主义者自己版本的“中共党史”、“国史”、“军史”,并将之大张旗鼓地宣传给大学生,企图混乱学生的史实认知。通过抹黑和诋毁党的领袖和革命英雄,进而达到否定党史国史军史的目的,为推翻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制造舆论。

  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之媒介

  任何思潮的传播都需要借助于一定的传播媒介,通过我们与大学生的交流发现,他们接受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主要传播媒介包括了网络技术、文艺作品、大学课堂等等。

  第一,网络新媒体已经成为历史虚无主义传播的主渠道。网络带给大众以信息获取便利的同时,也为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提供了迅捷与廉价的渠道。近年来充斥网络的所谓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系“造假”、“还原真实的雷锋”等带有历史虚无主义色彩的虚假故事,在微博、微信朋友圈、各种网络论坛等平台上,经过一些所谓“公知”和大V的传播,迅速成为网络世界的关注点。而这些虚构的“历史”具有鲜明的故事性,对于大学生来说也确实足够吸引眼球。这实际上也反映出,历史虚无主义的手段之隐蔽,极具迷惑性和欺骗性,而当代大学生由于缺少必要的历史知识和理论储备,面对这些带有极强的“可读性”和“故事性”的信息很难辨别真伪,往往被错误言论所影响。

  第二,文艺作品已经成为传播历史虚无主义的重要渠道。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以歪解历史、竭力否定革命、诋毁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的革命斗争、嘲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文艺作品,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普遍存在于文艺市场。比如,近年来屡见不鲜的抗日神剧,其表象是将抗日战争故事化、剧情化、幻象化,但从深层次的角度看,这必然会使青年学生不能准确认识到抗战之难、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为此付出巨大牺牲;而一些神剧的夸张化剧情和表演,使得学生产生了审美疲劳,在对这些神剧产生厌恶情绪的同时,使得厌恶情绪客体化,并延伸到对整个抗战历史产生极其错误的历史认知。再如,部分文艺作品打着“真实还原历史”的旗号,在缺乏资料佐证的前提下,主观臆断式地讲述历史故事,并用艺术夸张的手法,夸大历史事实。

  第三,大学课堂成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传播过程中不容忽视的渠道。在调查中发现,高校绝大多数教师能够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教师能够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向学生正确讲述历史,但不可否认,少数教师以“学术反思”为名,打着“学术研究”的旗号对已有定论的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进行“新思考”,并伪装成“客观公正”的立场,通过“还原历史真相”,企图“揭露不为人知的秘史”,将来自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观点灌输给学生。少数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着不负责任的、错误的思想灌输,显然会使得学生的思想产生混乱。值得警惕的是,我们在走访中还发现,对历史虚无主义进行传播的教师群体不仅局限于高校课堂,在基础教育的课堂上,此类乱象发生的频次也不容小视,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惕!

  以上三种传播媒介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传播的最主要渠道,也是我们在调查走访中发现的高频次传播渠道。

  三、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之危害

  从调查来看,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思想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否定已有定论的历史史实;二是对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持怀疑立场;三是消解主流意识形态在学生群体中的威信。

  第一,学生在轻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传播内容之后,必然会出现对已有定论的历史持否定态度。否定历史,不仅是否定历史史实、否定历史定论,更是对坚持人民立场的抛弃。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学生对历史的否定主要体现为“无信任、无兴趣、无信仰”的“三无心态”。所谓“无信任”是指,有部分学生将“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错误观念运用到了对历史的认知上,他们更愿意采取“翻墙”的策略,接受来自海外的错误的、片面的历史认知,不认同教科书中书写的历史。所谓“无兴趣”是指学生本身对严肃的历史话题产生抵触心理,但他们对历史的戏谑态度甚嚣尘上,不少学生甚至传播自我创造的一些关于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所谓“笑话”,庸俗化了我们对历史与文化的认知。所谓“无信仰”即对本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抛弃、对社会主义道路的嫌弃和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背弃,而让青年学生“无信仰”显然就是历史虚无主义操弄者的最终目的,因为这可以在微观层面改造中国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为此后在宏观上颠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创造条件。当大学生的思想“三无化”之后,党的领导、人民的主体地位和社会主义的道路选择就必然会处在危险的境地。

  第二,学生在认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观点之后,必然会使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持怀疑态度。历史虚无主义的一大特征就是“怀疑主义”,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有学生甚至直接说出“当下中国走的就是资本主义道路”这样的话语。虽然历史虚无主义主要指证的是历史,但其覆盖范围却在其他错误思潮的合力作用之下,已经被无限扩大。比如,历史虚无主义以“民主、人权、自由”为幌子,为宣扬所谓“宪政民主”公然“招魂”,企图否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所取得的成果。而这些错误的理论往往又会伴随着美丽的图景共同出现,因此青年学生在难以甄别的时候就极可能为其所迷惑,进而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持疑惑、反对或根本否定的立场。当下的中国正史无前例的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这个重要的历史节点,我们要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能准确地认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和正确性,势必会弱化青年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感,进而在思想的根基上动摇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第三,学生在接受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之后,必然会导致主流意识形态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威信受到挑战。西方文化输出的一个特征就是让青年学生对本国的文化提出质疑,进而达到让学生否定本国主流文化、传统与意识形态,最终接受来自西方的价值观。我们应当看到,随着韩流文化、日本动漫、美国英雄主义等具有明显西方价值观的文化传入我国,其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影响已经成为当下不可回避的话题。客观来说,西方文化并非都是洪水猛兽,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不同地区的文化出现交流与融合也是客观的必然。但我们应该认识到,西方价值观并不都是积极向上的优秀文化,其中也存在着一些糟粕,如果我们不加区分的允许西方价值观念在青年大学生群体中的热传,那么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信仰。2018年4月的“洁洁良事件”就告诉我们,盲目地崇拜西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必然会削弱青年学生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感,沦为西方反华势力进行政治宣传的工具。

  四、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之成因

  我们通过对扬州市内高校学生的调查发现,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之所以能够影响到学生思想,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一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期的背景下,在西方长期的“和平演变”政策目标与国外反华势力勾结的环境下,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实际上处在低位,这也是历史虚无主义得以长驱直入的推动力。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西方国家一直致力于在中国实现“和平演变”,而国内很多人轻视对社会主义及其事业的理解,导致不少群众缺乏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为接受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思维提供了可能。

  第二,学生自身理论学习不够扎实,泛娱乐化倾向在学生群体中极为普遍。对历史和历史人物的戏谑,已经成为大学生接受历史认知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心理,青年大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本身处在从接受基础教育向接受高等教育过渡的阶段,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还并不是很成熟,娱乐化的心态无疑让学生对理论学习产生一定的“逆反”心态;同时,功利主义的盛行也让很多学生更加重视专业课学习,忽视了思想政治理论等课程的学习,以上两点最终都会导致学生自身理论功底不牢固的现象,从而更容易接受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错误认知。

  第三,主流意识形态的弱化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被放大,各种良莠不齐的价值观涌入中国。当下中国社会思想正经历着大碰撞的时代,以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公民社会、普世价值等为代表的社会思潮,和以新左派为代表的本土思潮轮番登场,而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实际上处在弱化的地位上,这就为各种错误的思潮或理论强势占据宣传思想领域提供了可趁之机。而来自西方的错误思潮往往又经过了精心的策划和包装,正因为其极强的可读性,并以“自由与民主”为旗号,披着“学理”的外衣,极易迷惑当代大学生,使得这些错误思潮的影响十分普遍。

  第四,思政课教师的教授与历史虚无主义的荒谬论点在大学课堂上已经形成角力的局面。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除了网络传播之外,大学教师或者甚至是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的错误言论已经在学生思想上留下了错误的印记。有思政课教师在接受我们访谈的时候就提出,“专业课老师的一句错误言论,我们思政课老师要说一百句正确的才能挽回”。可见,教师群体中政治素养的提高既是这一群体提高本身政治站位的体现,同时更是向学生传递正确的政治观、历史观的最好注脚。

  扬州大学辩论队

来源:理论之光   编辑:吴鑫浩

  • 44.png

    如何准确领会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 33.jp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亮点

  • 2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发挥制度优势 提升治理效能

  • 1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保障

  • 8.jpg

    十九大代表带你学报告

文件下载.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