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江苏拥有产业基础坚实、科教资源丰富、营商环境优良、市场规模巨大等优势,有能力也有责任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江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云集之地,用文化艺术作品记录着当时的社会、文化和生活方式。如今,作为时代的参与者、小康的见证者,江苏高校青年们拿起画笔,满怀激情地记录下“江苏模样”,从不同视角绘就出一幅幅他们心中的“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绚丽图景。
作品:《AI王蒙青绿山水》
作者:王琳琳
学校: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
简介:在这一系列作品中,传统的山水画元素如山峦、流水、松柏等被赋予了现代的生命力。AI王蒙青绿山水以独特的线条和色彩呈现,将山水的神秘感与现代审美完美融合。画面中的山川在微妙的色彩过渡中展现出宁静与动感的交融,令人沉浸其中。
作品:《强富美高新江苏 激扬奋进青春梦》
作者:徐若馨
学校: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连云港中专办学点
简介:作品用绚丽的色彩描绘青少年对美丽江苏的热爱。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飞速发展,激励大家成为一个怀有崇高理想,充满奋斗激情,有责任有担当的青少年。
作品:《江苏新时代》
作者:祁后源
学校: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简介:作品通过高楼大厦、高铁,历史悠久的塔和绿水青山等富有代表性的元素展现了“强富美高”新江苏。
作品:《锦绣江苏》
作者:黄沐绮
学校: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通分院
简介:海报展现了江苏丰富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人文景观。一个身着戏服的女子,优雅地站在一片郁郁葱葱的绿色中,仿佛融进了大自然,女子与鸟儿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既突显了江苏的传统文化的特色,也彰显了江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它也传递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让人们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和生命的无限可能。
作品:《笔端下的邂逅》
作者:杨有红
学校: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丹阳中专办学点
简介:作品运用“鲸鱼、祥鹿”传统国潮文化和“紫峰大厦、高铁”现代艺术元素结合,展现了现代化建设与自然之间的碰撞。寓意着在发展“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的同时,也不会为大自然开启“红灯”,让我们一起见证新江苏现代化建设与自然的美丽邂逅!
作品:《大美江苏》
作者:张钰晗
学校:南京林业大学
简介:作品选取江苏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南京)为创作出发点,描绘出具有南京地方特色的元素。画风以国风为元素,整体充满喜气、祥和的氛围,传达出大美江苏的美好寓意。
作品:《水韵无锡》
作者:郭思雅
学校: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无锡交通分院
简介:此海报是以新江苏现代化建设为背景,以“水韵无锡”为主题。江南美,最美江南水。无锡是依水而生的城市,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而闻名。 文字、图像、背景三者的结合,将现代文化与古代文明相结合,展现千年文化积淀,演绎古今文旅交融。“水韵”元素贯穿其中,层层递进,成就“上善若水,人杰地灵”的“水韵无锡”品牌形象。
作品:《蓝绘江南》
作者:秦岚灵
学校:常州工学院
简介:作品颜色以蓝白色为主,作品主体物参考江苏著名的古镇水乡做成流水形状,还有许多著名的苏式建筑,并用荷花和刺绣花纹装饰,旁边有做刺绣的工匠艺人等。这些中华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的著名高铁、高楼大厦相结合,相互映衬,完美结合展现江苏的特色。
作品:《忆梦》
作者:张祺玉
学校:常州工学院
简介:画中所绘的是一个画家的想象世界,日月同辉,百花齐放。赞美了江南风景,古代建筑、文化遗产,也展现了新江苏的发展之迅速,如日升的太阳般发光发热,力争上流。
画中女孩闭上双眼,温暖的星河热流洒落在她的身上,青山林立,水流静静,描绘江南山水之景,高楼耸立,夜则亮起灯火点点,宛如天上繁星,代表江苏的飞速发展。
作品:《常乐之州》
作者:马雅晴
学校:常州工学院
简介:这两张作品灵感来源于常州金坛刻纸,以常州银丝面为主体,加上青果巷、恐龙园、环球港、天宁寺等常州特色地标,把常州的现代化城市和自然风光巧妙融合,展现了常州的独特魅力,以及“强富美高”新江苏的形象。
作品:《赞赞新生活》
作者:储宵、王惠远、沈宇辰、李悦尔、朱国旭
学校:南京师范大学
简介:作品形式为四格漫画,将我们亲身经历的事情或看到的景象融入其中,从时政、经济、文化三个方面来展示新生活。“赞”这个词表达出大家心中最真实的感受,而且一个“赞”还不够,要连连称“赞”,“赞”既是一个动作,也是一种感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时政从社会实践角度展现乡村新风貌;经济从网购角度展现中国速度;文化从南京博物馆入手展现人杰地灵,物华天宝。作品结合所见所闻和切身经历,真实记录与呈现社会和谐稳定,百姓安居乐业的繁荣景象与动人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