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交汇点
理论之光 > 理论专题 > 马克思主义青年说 > 创作大赛 > 征文 > 正文
如何看待共产主义社会
任君
2017-11-15 15:42:00  来源:理论之光

  如何看待共产主义社会——读《共产党宣言》和《德意志意识形态》有感

  摘 要:一百多年前,马克思依据对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分析,从理论上阐述并预测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发展前景。然而经过了一百多年,整个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马克思的预言与现实的情况不太一致,今天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社会分工的消失、世界历史性的存在、实行生产资料共产主义全民所有制、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今天,一些人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出发,从理论上阐述并预测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另一些人,从人性的弱点出发,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不过是乌托邦之梦。暂且抛下“共产主义社会是否能实现”这个观点,我们应该多角度看待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美好的愿景、是我们的信仰、是对未来完美社会设想的一种形式,我们应从当时的时代背景、论证的前提、具体历史的情节中,考察马克思的论断。

  关键词: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党宣言》;《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深刻剖析的基础上,提出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并指出社会发展的最终阶段是共产主义社会。然后经过了一百多年,整个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的预言与现实的情况不太一致,人们对于社会主义的胜利、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也产生了怀疑,“今天该如何看待共产主义社会”这个问题也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和讨论。

  一、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马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和《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中较为详细地阐述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如下:

  1、社会分工的消失。马克思在《形态》中指出受自然形成的分工所制约的社会活动对人来说是一种“异化”,“而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 人民出版社, 2012:165.]。

  2、共产主义是世界历史性的。如果要实现共产主义,它不是地域性的、民族的、个人的,而是整个世界历史的。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共产主义——它的事业——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 人民出版社, 2012:166-167.]。并且,“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最後,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所代替。”[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 人民出版社, 2012:166.]

  3、实行生产资料共产主义全民所有制。马恩在《宣言》中指出“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 人民出版社, 2012:414.],也就是消灭私有制。而由于生产资料共产主义全民所有制的实现,每个人的生产都是为了社会的整体利益,而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另一方面,在资产阶级社会的劳动的只是“增殖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的一种手段”,而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的一种手段”[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 人民出版社, 2012:415.]。

  4、“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 人民出版社, 2012:422.]。《宣言》中第二章末尾指出:“消灭旧的生产关系,”即消灭私有制下的生产关系;消灭阶级对立和阶级本身;从而“公众的权力就失去政治性质”,就是说,作为阶级压迫的国家机器消亡了。那时仍然需要组织而不是无政府主义状态,为的是组织生产,组织公益事业,公共管理事业,但那不是国家的职能,而是“联合起来的个人”,是“一个联合体”,其本质特点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每个人不以牺牲他人而谋取私利,而且连这样的想法都没有。

  二、当前对共产主义社会的讨论

  总体而言,共产主义社会意味着物质的极大丰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然而,共产主义社会真的能够实现吗?大跃进时期,非常流行的口号“五年赶英超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在现在看来,就是一个笑话。

  有的人从理论上论证了共产主义实现的不可避免性,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一定会在这个世界获得胜利,并不是人们的主观臆造,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依据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在人类的历史上,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都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而由于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劳动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有化之间的矛盾,大多数人的生产活动创造了整个的社会价值,而被创造出的价值总是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这是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不可调和的矛盾。由于这一矛盾,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不可避免,而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社会主义社会最终将会发展为共产主义社会。

  而另一些人认为共产主义不可实现,认为共产主义社会不过是乌托邦之梦。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亲密、和谐,只为利他,不为利己。一方面,马克思忽略了人性的弱点,人性是贪婪的、富于竞争性的、是不满足的,就算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极大丰富,追求物欲的行为是不会停止的。另一方面,“可以想象到,将会有大量的人生活在一起,没有任何强制的威胁以禁止他们互相冒犯,但是,人们没有强制的社会性将不是善的表现,而是漠不关心和生命冲动灭绝的表现”[ 列奥·施特劳斯等. 政治哲学史[M]. 法律出版社, 2009:820.]。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中没有竞争,只有和谐,但可能是不作为的和谐,每个人对其他人都是漠不关心的。并且,“马克思对人类普遍生活的预见,也就是古代思想家们所设想的人的最高境界,只不过后者只有少数最智慧、最优秀的人才能达到”[ 列奥·施特劳斯等. 政治哲学史[M]. 法律出版社, 2009:821.],只有这少数人才能做到相敬相爱,“他们超越了卑微的欲望,摆脱了妒嫉或世俗的抱负,愿意分享无价的财富”。

  三、多角度看待共产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能否实现,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绝对科学性还是人性弱点的不可避免性,亦或是还有什么原因。除非我们实现了共产主义社会或资本主义社会代替了社会主义社会,这些争论都是不会停止的,我们也无法说谁是对的、谁是科学的,事实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于今天来说,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多角度看待共产主义社会。

  1、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美好的愿景,是中国未来发展的一个目标。一个政党在对国家未来发展的规划上,应该有一些大计划和小计划。我国制定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就是这样的一些大计划。小计划是一些具体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生态发展目标。一个政党在对于未来如何发展的目标都没有,又何谈发展,发展的最终目标又是什么。所以,共产主义社会作为我国政府未来发展的目标,一个美好的愿景,我们会尽一切努力去实现它,靠近它,就算没有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我们也要使人民过得更幸福。

  2、共产主义是我们的信仰。都说中国人是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什么都不信。可是我们信马克思,信共产主义。但我们不是盲目地信,我们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是以时间、地点以及条件为转移的。目前,我们要相信我们能实现小康社会,未来,我们要相信我们能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对一个事物抱有信念,我们才会有极大的动力去推动它的发展。有了信仰,会使一个民族变得伟大,使一个集团和个人变得有力量。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根源也就在于共产主义信仰。

  3、从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马克思当时所处的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 ,没有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经验,他只能从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和当时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分析中推论出共产主义社会的前景,从总的发展趋势上揭示其发展过程。这时候产生的观点总会受到时代背景的限制,有一些不成熟。“并且到了19世纪90年代,恩格斯看到了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发展,更加重视了对未来社会将发生怎样变化的研究”[ 邓昌福. 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论是开放的、发展的理论[J]. 探索, 2007(4):125-127.]。他指出“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阶段——还需要认真考虑”,因为“这是目前存在的所有问题中最难解决的一个 ,因为情况在不断地变化……每隔十年,进攻的目标也会全然不同”[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八卷[M]. 人民出版社, 1972:123.]。情况的变化不仅会影响到革命从哪个国家首先爆发,也会影响到未来社会的结构及其发展阶段的划分。

  4、我们应在论证的前提中、具体历史的情节中,考察马克思的论断。许多人批判《宣言》中的“消灭家庭”“公妻制”,当然《宣言》解释说,共产党只是“用正式的、公开的公妻制来代替伪善地掩蔽着的公妻制”。但是我认为《形态》提到了这个论断的前提,“这种单个分开的家庭经济由于私有制的进一步发展而成为更加必需的了”,“不言而喻,消灭单个分开的经济是和消灭家庭分不开的”[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 人民出版社, 2012:197.]。在这里,马克思认为,为了消灭私有制就必须消灭家庭,因为个人家庭的存在就是私有制的载体。

  5、柏拉图的理想国、霍布斯的利维坦、黑格尔的理性国家、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社会都可以理解为现代意义上对未来完美社会所设想的不同形式,他们寻求的是完美的政治理想。他们设想了未来的完美社会,而不像马基雅维利等人直面冷酷的政治,基于人性的弱点、人性的恶而设计出一套政治方案,以维护人与人之间、整个社会的安全。马克思可能同施特劳斯一样相信“人类虽然始终生活在无情而残酷的政治现实之中,但是人类生活的尊严恰恰在于保持超越政治生活的希望。政治是人类生活的根本现实,但是人类生活的尊严在于追求高贵的秩序”[ 陈建洪. 论施特劳斯[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66.]。

来源:理论之光   编辑:吴鑫浩

  • 44.png

    如何准确领会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 33.jp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亮点

  • 2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发挥制度优势 提升治理效能

  • 1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保障

  • 8.jpg

    十九大代表带你学报告

文件下载.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