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交汇点
理论之光 > 理论专题 > 马克思主义青年说 > 创作大赛 > 征文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之我思
方家伟
2017-11-17 13:51:00  来源:理论之光

  习近平总书记说:“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的 ‘百科全书’,即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而中国共产党党史更是和我们每一个当代中国人息息相关。

  在暑假我翻开了《中国共产党党史》,我想了解一下马克思主义最早在中国的形态,于是我打开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这一章。接下来我想谈谈我的所思所想。

  新思潮来势汹涌,但是当时绝大多数进步青年对社会主义只是抱着一种朦胧的向往,他们对各种社会主义学说的了解,如同“雾里看花”。一些进步青年开始了“工读互助主义”实验活动,并且还模仿外国进行了“新村”实验。可想而知这些实验都是失败的。这时候他们认识到,社会没有根本改造以前,不能实验新生活。要改造社会,必须从根本上谋全体的改造,枝枝节节地一部分的改造是不中用的。用矛盾的观点来谈,也就是未抓住主要矛盾。

  在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还有一条特殊的渠道和一支特别的队伍,那就是五四运动前后出国勤工俭学的青年知识分子。他们直接接触到产生马克思主义的欧洲社会,在那里认真学习和探求真理。他们到工厂做工,亲身体验工人阶级的生活,思想感情逐渐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他们认识到,唯有工人阶级这个最广大的阶级,才能统治这个国家。为什么要不远万里地赴欧洲学习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他们是在追根溯源,通过亲身体验来探寻马克思主义的真谛。回国之后,他们依然没有忘记实践,他们深入到工厂、农村进行社会调查,了解民众的疾苦,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积极投身实践,而不是纸上谈兵,这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应有的姿态。

  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引起了不少知识分子的论争。胡适在杂志上发表过一篇文章《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而李大钊则说,宣传理想的主义与研究实际的问题是“交相为用的”,“是并行不悖的”。我想,真理来源于实践,同时反作用于实践。为什么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是真理?因为马克思主义是通过实践产生的,具有普遍意义。而胡适却拒绝谈这些主义。研究这些思潮,就是为了使我们避免走过多的弯路。问题是千头万绪的,但是如果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那么我们处理这些纷繁复杂的问题就会游刃有余。在新时期,更是要继续潜心研究马克思主义,并不是单纯为了探求学理和玩弄新的辞藻,而是为了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为我们在新时期继续前行奠定理论的基础。

  当时有一批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信奉“无政府主义”。他们反对一切国家和权威,反对一切政治斗争和暴力革命。他们企图超越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鼓吹在社会革命后立即实行“各取所需”的分配原则。他们提倡个人主义,主张绝对自由,反对任何组织纪律。一个国家和社会,难道可以不需要纪律吗?为什么中国军队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八年抗战,在“小米加步枪”的条件下成功击退了日本侵略者,又在三年内战中击败国民党军队?纪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中国军队有着非常严明的纪律,正是在纪律的规范下,中国军队才有强大的战斗力。如果没有了纪律,国家和社会定会成为一盘散沙。

  有些人认为中国“暂时不主张社会主义”,当务之急是发展实业。因为中国经济落后,绝对不能建设劳动阶级的国家。很多人都读过茅盾的《子夜》这部小说。小说主人公吴荪甫雄心勃勃地想发展中国民族,但是一方面他遭受着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另一方面他也在压榨工人,致使工厂里的工人反抗。这反映了当时不少的资本家忽视了工人阶级的力量。中国必须发展实业,但是要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状态,出路依然在于社会主义。一切不以劳苦大众谋福利的实业,终究会失败。但是一些马克思主义者处理问题有些过激,他们主张直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全盘否定民族资本主义。他们没有看到在中国社会经济十分落后的情况下,民族资本主义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程度上的发展不仅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有益的。全盘否定民族资本主义,未免有些操之过急。

  马克思主义得以广泛传播,得益于当时的进步社团。五四运动前后,各地新生社团如雨后春笋一般发展起来。这些社团大都受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以弘扬民主和科学为己任,以改造社会为宗旨,积极研究和宣传新思想。由此我联想到了今天的社会组织,尤其是我们的大学。大学是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人才的重要的摇篮。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认真学习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马克思主义,用科学的思想武装头脑,这样我们才能以更饱满的姿态,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来源:理论之光   编辑:吴鑫浩

  • 44.png

    如何准确领会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 33.jp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亮点

  • 2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发挥制度优势 提升治理效能

  • 1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保障

  • 8.jpg

    十九大代表带你学报告

文件下载.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