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交汇点
理论之光 > 人文周刊 > 悦读 > 新华读书会 > 正文
《中国大历史》
2017-08-31 15:59:00  来源:新华日报

  悦的读书会荐读

  《中国大历史》:大意向下的历史进程

  本书相较于黄仁宇先生另一本《万历十五年》,名气不算大,但却较为具体地展现了其倡导的“大历史观”。为什么称为“中国大历史”?黄仁宇先生在本书自序中说:中国过去一百五十年内经过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革命,从一个闭关自守的中世纪国家蜕变而为一个现代国家,影响到十亿人口的思想信仰、婚姻教育与衣食住行,其情形不容许我们用寻常尺度衡量。于是黄仁宇先生把“宏观及放宽视野”这一观念导引到中国历史研究里去,用鸟瞰的方法为我们从总体上透视一个国家兴衰演变的历史,通过对当时历史社会的整体面貌分析和把握进行研究,掌握历史性社会的结构性特点,推演历史发展的趋势,关照整个民族的命运。

  本书从技术的角度分析中国历史的进程,它着眼于现代型的经济体制如何为传统社会所不容,以及是何契机使其在中国土地上落脚。

  黄仁宇先生在历史学中展示出来的眼光无疑是值得钦佩的。在本书中他以地理条件来发展历史,尤其不同于传统历史书写方法,将历史事件以宏观的角度、综合条理,使读者随之眼界开阔,纵横千年。特别是在本书起首,作者由中国历史的发源地来推展引领全文,而非一向认定的以年代来划分,让人了解围绕着地理发生的历史情景,对于历史的演化,更能产生具体而清晰的概念。

  同时,作者一改以往中国历史学家的著述历程,不以史料的堆砌为著述的目的,也不以单一历史事件的描述为著作的主要关注点,而是从长远的社会、经济、财政、社会思想、官僚制度、地理环境等多种视角来观察中国历史的脉动,在历史的图景中为我们描绘出了历朝历代的大政治、大财政、大文化、大军事、大法令,这些都是历朝历代兴衰的根本所在。在著作的意图上,作者先确立起一个大意向,利用归纳法将现有的史料高度压缩,构成一个简明而又前后连贯的纲领。在文字中,他还加了很多与欧美历史的比较,然后做进一步的研究。这种大历史的著述方式,注重的是对历史宏观线条的勾画,注重的是历史本身相沿成型的状态描述,并且是在区域历史的相互比较中凸显其历史特质。

  《中国大历史》自始至终都在问着这样的一个问题:缘何中国的文明未能发展出资本主义?求解这个问题,作者的关注点集中在财税制度上面。在更宏观的层面,他指出,传统中国无法诞生现代经济体制的根源在于以农耕文化为本的传统社会与现代经济体制的不相容。

  整个华夏古代史,就是一部完整的农业文明。黄仁宇比喻它像一个美丽的玉器,有完整的外表,有自己的机制,但却是脆弱的本质,易碎的未来。因为农耕文化让人们减少了流动,使统治变得容易起来。中央集权社会,稳定农民,并向他们收税,这些税收,养活了整个官僚阶级,并且促进了当时的科技进步。并且农业文明对于周围的游牧文明是相对进步的,是易于统治的。但是这种文化,在遇到了不停扩展的资本主义时,就难以显示出它的优越性来。

  这种解读方式对于读者来说是新颖的,这当然与作者的人生阅历有着很大的关系。作者早期就读于南开,然后随“国军”入缅作战,抗战胜利后曾在东北参与过短时“内战”,而后就读于美国的一个陆军参谋大学,最终选择了他终生的事业:历史。作为处于具体历史情境的治史者,所面对的毕竟不是冷冰冰的科学模型,而是还在续写着某种历史主题的真实生活。他直接牵扯着我们的神经,连接着我们的血肉。

  历史不是偶然的,每一次历史转向的背后,都是政治、社会等诸多因素相互交融的结果。历史是需要客观评价的,这点对于历史学家来说尤难做到,因为作者在叙述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添加自己的主观成分。但是当你读了这本书以后,你就会对历史书籍有一种不同的感觉——生动,形象,打破了以往教科书式的罗列,将历史又一次展现在我们面前,对今日的现实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相对于今,当代的许多重要事件,在宏观历史来看都显得微不足道。如果将视野拉开,许多历史上经历之事在今日仍然存在或发生。

  《中国大历史》的成功之处是作者把专业的历史知识写成了趣味读物,却又蕴含历史沉重感与深刻的历史反思。由此也实现了历史的最根本目的:以史鉴今。

  王传言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黄仁宇   编辑:吴鑫浩

  • 44.png

    如何准确领会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 33.jp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亮点

  • 2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发挥制度优势 提升治理效能

  • 1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保障

  • 8.jpg

    十九大代表带你学报告

文件下载.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