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思想周刊 > 智库 > 最新推荐 > 正文
激活“乘数效应”,探索城市治理创新的“数字路径”
2024年度江苏省“热点难点问题专家座谈会”南京专场会议举行
2024-09-29 11:17:00  来源:新华日报

在数字经济浪潮汹涌澎湃的今天,数据已成为新的生产要素和基础性战略资源,深刻改变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城市治理方式。如何有效挖掘和利用数据要素的价值,推动城市治理创新,进而优化营商环境,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9月19日,由江苏省社科联主办、南京市社科联承办、南京晓庄学院协办的2024年度江苏省“热点难点问题专家座谈会”南京专场会议举行。江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新科,南京晓庄学院党委书记张策华出席会议并致辞。南京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南京市社科院院长曹劲松主持会议。

□ 本报记者 张晓蕊 张政

本次座谈会聚焦“城市治理创新中的数据要素驱动与营商环境优化”主题,旨在探索如何通过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广泛应用,构建智慧高效的城市治理新体系,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城市发展新活力,推动发挥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创新“数据要素×城市治理”“城市数字治理×营商环境优化”的应用场景,探索城市治理创新的“数字路径”和“江苏特色”,助力南京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数据要素驱动,打造城市治理的新引擎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城市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集中体现,其治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数据要素正逐步成为城市治理创新的核心驱动力,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融合应用,实现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和高效化。张新科指出,在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数据要素正逐步成为城市治理创新的核心驱动力。数据要素的引入不仅有助于提升政务服务效能,还有效促进了市场环境的公平透明,有力推动了产业生态的协同发展。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当下,数据要素既为城市治理创新带来新契机,也为城市治理增加挑战。对此,中国经济信息社江苏中心主任陈希希认为,城市治理数字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面对复杂多变的公众需求和管理挑战,需通过高位统筹推动数据共享,强化数据回流与质量反馈,构建安全可信的数据流通环境。

现代城市治理是一项以人民为中心的精密、精巧而精细的系统工程,城市的核心是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城市治理的方向。现代城市治理不仅需要以专业化提升治理效率,更应以人民满意度为追求目标。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于君博围绕平衡政府政务服务“专业化”与“满意度”话题,表示利用大数据分析可以精准识别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有助于提升政务服务效能。而政务服务平台的搭建,切实增强了民众回应性,进一步推动实现政务服务专业性与民众满意度的平衡。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张新生对此有着同样的观点,他认为城市数智化治理已成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有温度的城市数智化治理是在科技赋能的同时,注入人文关怀,让城市治理更加精准、高效和人性化。

回溯我国城市治理发展历程,基层治理作为城市治理的基础和关键环节,其效能的提升对于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南京晓庄学院旅游与社会管理学院院长李昌庚指出,城市基层治理重心在社区,我国应当将社会治理所需要的人财物下沉到基层,实现基层社会治理主体的权责利统一,充分调动不同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加强党建引领并以此推动自治、法治、德治的基层治理“三治融合”。

聚焦微观领域,随着城市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导致交通需求快速上升,交通压力与日俱增。南京慧尔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张军表示,数据平台对于智慧交通有着难以替代的价值。慧尔视打造“大禹”软件平台、“精卫”数据平台、“扁鸿”评价平台三大平台,形成了基于雷达的智能感知网络,通过交通数据的抓取、生产、服务,为交通管理工作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体检”,助力城市交通事业高质量发展。

数字化助力,谱写营商环境优化新篇章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经济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优化营商环境已成为吸引投资、促进产业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而数据要素的引入,则为营商环境优化开辟了新路径。近日,国家发改委发文表示,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制定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指引目录,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对此,江苏省政府参事,南京师范大学创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教授蒋伏心指出,民营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环境的改善至关重要。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将有效保护民营企业及其企业家的合法权益,推动其健康、高效发展,并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优化政务服务是地方营商环境提升的重要方式和具体体现。数据要素有助于提升政务服务效能。通过数字化手段,我们可以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的在线办理、一网通办,大大缩短企业办事时间,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还可以精准识别企业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增强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江苏省数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旻指出,目前省内存在政务服务平台使用率不高、部门业务系统处于“松耦合”状态等问题,开展基层高频事项“一平台办理”改革,可以把多个部门的业务、系统、数据实质性融合到一个政务服务平台上,向“一个平台、一个综窗、一套人员”转型。推动“一平台办理”要坚持“省级统筹,一体推进”“条融块合,高质‘四通’”“一套标准,敏捷服务”“有序落地,试点先行”四项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探索符合基层实际、满足基层需要、得到群众支持的改革路径。

近年来,我国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得到增强。南京作为国务院批复确定的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东部产业创新中心和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东部现代服务业中心、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优化营商环境是其首要工作任务之一。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哈明茸表示,南京目前的营商环境建设可以概括为三个关键词:包容、便捷和规范。未来将继续健全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为南京争当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实践的引领者提供坚实支撑。

与城市治理相同,数智赋能对于营商环境而言亦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江苏省委党校社会和文化教研部主任、教授薛莉认为,数据治理的确存在增加职能部门的负担的可能性,但数智赋能的趋势不可逆。要加强对数据和社会服务的方方面面进行智能分析、预判和研发,以正确的方式把社会的风险、企业的风险、经营的风险悄无声息地处置到位,最大化发挥数智赋能作用。

《中国新一线城市创新力报告(2024)》发布

会上,《中国新一线城市创新力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显示,2023年度新一线城市创新力指数的排名依次为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南京、杭州、苏州、武汉、无锡、西安、合肥、成都、长沙、青岛、天津、宁波、重庆、东莞、郑州。

《报告》由江苏省扬子江创新型城市研究院首席专家曹劲松研究员领衔的“创新力与高成长企业研究中心”团队撰写完成。江苏省扬子江创新型城市研究院是江苏省首批重点培育智库,自2021年起,已连续四年推出新一线城市创新力报告,为城市创新发展持续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本报告延续了过去三年的“五力模型”评价指标体系,从创新要素整合力、创新产业自主力、创新效益支撑力、创新开放辐射力、创新生态吸引力五大维度对19个新一线城市2023年度的创新力进行综合评价。今年在指标层面做了优化,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在创新生态吸引力层面增加了文化维度指标,主要包含文化设施覆盖率、文化产业增加值和国际认知度等具体指标。整体而言,在新一线城市的五维创新力分布中,“要素整合力”和“生态吸引力”相对较强且分布均衡,“效益支撑力”是主要短板,城市间差距较大且平均值较低。

聚焦南京的创新发展,《报告》基于对新一线城市创新力的深入分析,提出提升创新水平的五条对策建议。一要推进创新平台建设,优化创新资源配置。进一步推动国家级创新平台与孵化器的建设,通过资金和政策支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提升科研投入强度,构建创新资源共享平台,实现跨部门、跨行业的资源整合,提高创新资源高效配置。继续发挥人才教育优势,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速科研成果向产业的转化,提升科技竞争力。二要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推动科技产业融合创新。加强对本土企业的支持,培育世界级龙头企业,完善政策支持体系,鼓励企业规模化发展和品牌国际化运营。加速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数字经济水平,加快产业链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构建多元创新生态体系,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紧密合作,形成一体化创新网络,共同提升产业自主创新力。三要提升创新成果转化效率,提高创新效益支撑水平。强化专利成果转化,提升技术市场化水平。通过完善技术转移和专利转化机制,建立专业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加快专利成果的授权和商业应用。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力度,提升高企产值贡献,通过政策引导推动高新技术企业提高工业产值。优化激励机制,通过股权激励、技术入股等方式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四要深化创新交流合作,融入全球创新体系。扩大国际市场合作,推动高新技术产品的跨境贸易,加强与全球创新中心的经贸合作。优化外资引进政策,吸引更多外资企业落户南京,扩大城市在全球创新网络中的影响力。增强国际专利申请与保护力度,提升技术全球化水平,为企业提供从申请到维护的一站式支持。五要增强创新文化建设,营造优质创新创业生态。营造开放包容的创新文化,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促进不同领域创新主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创新驱动的文化产业发展,提升文化产业的附加值。优化税收政策,提升减税降费效果,针对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提供更多的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的税务负担。

曹劲松从“总结新经验”“发现新问题”“探索新思路”“推动新发展”四个角度作会议总结。他指出,会议聚焦江苏乃至全国的热点难点问题,旨在通过社科研究与政府、业界、传媒的合力,推动治理现代化与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为区域乃至全国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徐羽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