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交汇点
理论之光 > 首页中区 > 历史 > 正文
非常时代的非常之人
——汉武帝刘彻用人史话(下)
2017-05-22 09:52:00  来源:学习时报

  公元前135年,闽越王发兵进攻南越国的边境城邑,武帝便派大行令王恢和大农令韩安国分别援救南越。不过大军出发后,闽越王就被其臣子刺杀,武帝便下诏撤回军队。相比汉匈之战,这样的战事仿佛只是一个乐章,更多带有震慑性质。

  一个锁配一把钥匙

  事实上,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汉匈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并非源于汉武帝单方面好战。法国学者勒内格鲁塞在其名著《草原帝国》一书中,就曾这样描述游牧民族:“草原上的这些短头型人,无论是匈人、突厥人或蒙古人——他们头大,身壮,腿短,是常年骑马的游牧民,这些来自亚洲高原上的‘马背上的弓箭手’们沿耕地边缘徘徊——在15个世纪中几乎没有变化地袭击定居文明社会。”

  而汉高祖刘邦就曾于平城被匈奴军队包围,以致“七日不得食”。如王恢所言,汉与匈奴和亲,大概总是维持不上几年,他们就又背弃盟约。在这样的大历史背景下,与其说汉武帝“好四夷之功”,不如说他因势而谋、顺势而为。正所谓时势造英雄,“勇锐轻死之士”辈出也是必然。但若无汉武帝的用人谋略,则英雄必无用武之地。

  当然,武帝时代的汉匈之战,则是由汉发起的。在公元前135年,匈奴曾前来请求和亲。当时大行王恢意见是发兵攻打匈奴,韩安国则主张和亲,群臣大多附和韩安国,于是汉武帝便允许汉匈和亲。

  就在这短暂的和好期间,卫尉李广和中尉程不识,原分别驻守云中郡和雁门郡,于公元前134年6月被罢免了职务。这两人属于完全不同类型的人才,治军理念完全不同,李广很随意,没有固定编制,不讲究排列阵势,夜间不敲刁斗巡逻,但也远远派出侦察哨兵,军营未曾遭到袭击。程不识则治军严谨,军队不能随意休息,也没有遇到危险。但是,匈奴人更害怕李广的胆略,汉军士兵也多愿意跟李广作战,不愿隶属程不识。

  司马光就此有一段议论,他说:“以广之材,如此焉可也,然不可以为法”,“效程不识,虽无功,犹不败;效李广,鲜不覆亡哉”,意谓这样做,李广可以,但别人不能效法。效法李广,很少能避免全军覆灭的结局。这个说的在理。但在对付当时机动性、灵活性强的匈奴军队,不能不说李广的办法可能更有效,侦察哨兵即是他的耳目,比外在的巡逻更管用,同时不设防的营地,反而易让匈奴军队生疑。

  在今天看来,这实际上涉及两类人才的任用问题。一把钥匙能打开一把锁的,就是人才。否则配备再多标准钥匙,开不了锁也白搭。对于具体人才来说,不能用一个标准一刀切,应允许人才有自己的个性,倘若要求李广们如程不识一样,恐怕会扼杀天才。反之,让程不识们去效法李广,恐怕全部玩儿完。这里的关键是,不同人才都要为我所用,同时允许不同人才尽展其才,而不去横加干涉。

  “天下由此服上之知人”

  接下来,大汉的历史舞台上,就是卫青、霍去病等名将的出色演出,他们屡次对匈奴作战,取得了赫赫战功。

  公元前129年,匈奴入侵上谷郡,杀害抢掠官吏百姓。武帝派遣车骑将军卫青等四将出兵。结果公孙贺一无所得,公孙敖、李广被匈奴打败。李广还被匈奴活捉,靠装死麻痹对方抢其马、夺其弓而逃脱。只有卫青打了胜仗,因而被赏关内侯的爵位。

  卫青“虽出于奴虏,然善骑射,材力绝人,遇士大夫以礼,与士卒有恩,众乐为用,有将帅材,故每出辄有功”。古人讲“猛将必发于卒伍”,卫青更是出身于奴仆,武帝起用卫青,在当时可谓非常之举,而卫青屡立战功也表明武帝知人善用,“天下由此服上之知人”,可谓众人皆服。

  第二年,匈奴再次入侵,武帝再次起用李广,任命他为右北平太守,匈奴称李广为“汉之飞将军”,畏避他而连续几年不敢入侵右北平郡。不因李广一败而弃用,是武帝的开明处。但武帝有点迷信,觉得李广运气不好,以致后来李广饮恨沙场,这是后话。

  用人态度上的拐点

  这时候,武帝开始越来越重视人才的举荐,为此于公元前128年下诏说:一个郡竟然不向朝廷举荐一个贤人,这说明政令教化不能贯彻下去,而那些积累了美德善行的贤人君子,被阻塞、被壅蔽,使天子无法得知。“且进贤受上赏,蔽贤蒙显戮,古之道也。其议二千石不举者罪!”有关官吏便奏报:凡是不举荐孝子的,属于不遵守诏令的行为,应当按“不敬”的罪名论处;凡是不察举廉吏的,就是不胜任职务,应当罢免官职。武帝批准了这一建议。对不举荐人才者论罪,武帝这是要动真格,也表明武帝重视人才,亟待发现人才。

  当时,临淄人主父偃、严安,无终县人徐乐,都向武帝上书议论政事。主父偃在齐、燕、赵各地活动都“莫能厚遇”,家贫而借贷无门,便西入关中给武帝上书,早上把上书转呈武帝,晚上就被召入宫中拜见武帝。主父偃上书“所言九事”,其中有一项是谏止征伐匈奴的:他引述《司马法》说“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指出“夫务战胜、穷武事者,未有不悔者也”。这些道理似乎不太合武帝胃口。但武帝对他们都很欣赏,对他们说:“公等皆安在,何相见之晚也!”确实有点求贤若渴的味道。武帝把他们都任命为郎中,主父偃更受信任宠幸,一年内升了四次官职,担任了中大夫。

  不过,主父偃的被杀,则可以看成是武帝对待人才态度上的一个拐点。其求贤也急,其杀才也疾,当从主父偃开始。

  在公元前127年,主父偃就被全家灭族。这一年,他曾劝汉武帝实行“推恩令”、设置朔方郡,亦可谓有功于朝廷。不过,主父偃有点横行无忌。他曾说了一句后世知晓的名言:“吾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耳!”表明他不愿意默默无闻,不论生与死,都要过响当当的人生。他年轻时曾游历齐和燕、赵三国之地,未被赏识,等到他身居高位,即在不长的时间里接连毁灭了燕、齐两国,在外人看来多少有点公报私仇的意味,于是赵王刘彭祖害怕自己成为下一目标,便上书告发他接受诸侯贿赂,使诸侯王的子弟大多得以封侯。当时,武帝认为是主父偃逼迫齐王刘次昌自杀,就把主父偃逮捕下狱。武帝不想杀他,但公孙弘说:“陛下不诛偃,无以谢天下。”公孙弘这一说可谓关键一推,主父偃再无活路,武帝便灭了其全族。司马光称汉武帝“行法无所假贷”,此之谓也。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陈家兴   编辑:吴鑫浩

  • 44.png

    如何准确领会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 33.jp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亮点

  • 2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发挥制度优势 提升治理效能

  • 1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保障

  • 8.jpg

    十九大代表带你学报告

文件下载.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