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交汇点
理论之光 > 前沿关注 > 正文
“习书记对人民群众有一颗赤子之心”
——习近平在正定
2018-02-23 10:36:00  来源:学习时报

  采访对象:高培琦,1942年8月生。1982年后曾任正定县委宣传部通讯组组长、宣传部副部长。2002年退休。

  采 访 组:本报记者 邱然 陈思 黄珊

  采访日期:2017年4月15日

  采访地点:正定县高培琦家中

  采访组:高培琦同志,您好!习近平同志当年来正定工作时,您在县委宣传部任通讯组组长,和他在工作上有很多交集。请您讲讲和他一起工作时的点点滴滴。

  高培琦:关于习书记在正定工作的情况,媒体上已发表过一些文章,介绍了一些情况。今天,我想以我亲眼看到的、亲自经历的、亲身感受的一些事情为依据来讲一讲,可以说我今天给你们讲的是“独家新闻”。

  现在,30多年过去了,习书记由一名县级干部成长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这个变化是非常巨大的,也是我们期盼的。我有时候仔细想一想,这个过程又是自然而然、顺理成章的。

  习书记在正定工作期间,我当时是县委宣传部通讯组的组长,主要负责对外宣传,给上级新闻媒体撰写稿件。我经常采访他,也经常在他指导下撰写关于正定县各项工作的通讯稿,因此,平时工作中和他的接触非常多。

  我经常回忆和他在一起工作的日子,回想起他说过的话、做过的事,虽然这些在我的印象中都是一些平平常常的工作和生活,但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这些事情也都能折射出他崇高的品质、忘我的精神、亲民的情怀和务实的作风。

  采访组:那就先请您讲讲习近平同志当年在正定工作期间的工作作风吧。

  高培琦:习书记是从中央机关下来的,但他从没有因此表现出任何优越感。从他身上,我们看不到一丁点儿高傲和跋扈之气。他对任何人都很热情、友善、谦和,都很真诚、亲切、厚道。我们这些县委机关的普通工作人员和老百姓,只要一和他接触,很快就忘记了他的出身背景和领导职务,会和他成为朋友。

  我记得,习书记到正定不久,他第一次和我们县委办公室的几位同志一起到三角村下乡。我们是骑自行车去的,当我们赶到三角村村西的棉花试验田时,看到全县闻名的种棉能手冯玉明正在棉花地里忙碌。那个时候冯玉明已经上岁数了,习书记把自行车一支,就朝他走过去,冯玉明也从棉花地里走出来迎接。

  29岁的习书记一把握住冯玉明的手,谦虚而又诚恳地说:“冯伯伯,您好,我今天是来跟您学习种棉花的!”

  一个县委副书记对一个农民这么称呼,让冯玉明有点措手不及。他说:“别别别,你是领导,可不能这样。”

  后来,习书记确实跟着冯玉明学习种棉花的技术,他们也成了忘年交。不久之后,习书记在全县推广种棉花的经验,使全县棉花产量有了新的提高,让绝大部分种棉花的农民都受了益。

  习书记在县委也有着非常好的人缘,他的平易近人,他的和蔼可亲,在我们县委、县政府大院里是出了名的。习书记年轻力壮,精力充沛,晚上经常加班工作。他夜里把工作完成以后,有时候还约一起加班的同事们到他办公室聊天。

  因为他知识渊博,聊天的时候除了说县里一些情况,古今中外、人文历史,海阔天空什么都聊,什么都讲。大多数时候,都是他讲,我们听。有时候,我们也会参加讨论,每次都聊得很尽兴,很热闹。

  有时候,他把从北京拿回来的罐头、糖果分给我们吃,大家一边吃一边聊,非常过瘾。每当这个时候,我们没有一个人把他当成县委书记,当成一个了不起的“官儿”,都是把他当成伙伴,当成一个可以推心置腹、畅所欲言的知己好友。

  他不但和县里的干部、工作人员都有着很好的关系,对县委大院看大门的门卫、伙房的炊事员、打扫卫生的清洁工、县招待所的服务员、做勤杂活的临时工也都很亲切。他很尊重人,很热情,所以大家见到他都愿意跟他打招呼。他每次一到招待所,工人和服务员都会大声喊他:“习书记!”就像喊自己的朋友一样热情,一点也不拘谨。习书记每次也都是微笑着答应,点头回应。

  采访组:请谈谈他对你们通讯组工作的要求和对你们的影响。

  高培琦:习书记一来就对通讯组的工作很重视,来后不久就找我们谈了一次话。他说:“宣传部通讯组,应该是县委和县政府的耳目和喉舌,是领导的参谋和助手。”

  他还说,改革开放是各项工作的核心。以后,你们也要参加县里重要的会议,也要经常下乡调研,及时总结经验,紧紧围绕改革开放做工作。每位同志都要顶上事、使上劲、出大力、立大功,推动改革开放各项工作的发展。

  那次谈话,我们发现习书记思维很清晰,思路很清楚,讲话很有深度,提的要求也很明确,很看重我们通讯组的工作。我们下来以后,就严格按照习书记的要求开展工作。

  以前,正定县的通讯工作很平淡,循规蹈矩,各方面都很一般,没什么特点。习书记鼓励了我们,让我们意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所以干劲就上来了。为了干好工作,我们自己给自己加了很多任务。以我为例,平时我有什么工作上的事情,经常找习书记去请示汇报,但我又觉得他工作太忙,总去打扰他不太合适。习书记打消了我的顾虑,直接给了我一些“特殊待遇”。他说:“你们的工作很重要。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工作上有事,就可以找我,别管我多么忙,我都帮你们解决。”习书记指导我们工作从来没有嫌麻烦,从来没有“我现在忙”“顾不上”“等等再说”之类的话,每次都是放下手里的事,千方百计给我指导、给我解释、给我说清楚。

  因为我们之前的工作一直没有什么创新,都是应付差事,所以平时缺乏锻炼,工作水平离习书记的要求有很大距离。针对这个情况,习书记对我们就不仅限于原则上的要求,还经常提出很多具体的指导。再一个,他来了以后主抓的各项工作,创新的内容都比较多,我们一时无法领会的,也需要他进行具体指导。

  写通讯稿,可不仅仅是文笔好、会遣词造句就可以的,需要有思想,需要创新的工作态度。习书记有胆识、有谋略、有智慧,在他指导下,我们的通讯报道就好写多了。加上详细的调查了解,我们的通讯稿一写出来就是好文章。这些文章,才是真正从实际当中来的,也真正回答了一些改革当中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

  采访组:习近平同志当时对通讯组的工作都有哪些具体指导?你们根据他的指导,又具体做了哪些工作?

  高培琦:有一次,习书记和我们通讯组的同志专门开了一个会。他对我们说,当前通讯报道的作用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第一,造好舆论,为改革的新生事物撑腰杆。第二,搞好调研,为改革当中发生的问题找答案。第三,总结经验,使改革中产生的诸多新生事物日趋完善。

  我先举个例子讲讲“造好舆论,为改革的新生事物撑腰杆”。

  当时,我们县里有一个油泵油嘴厂,1000多人,是正定县最大的企业,一度濒临倒闭。习书记为了解决这个厂的问题,花费了很多精力和心血。他到无锡市考察期间,从当地一家企业聘请了一位叫邱斌昌的同志到正定来管理这个厂。邱斌昌同志很能干,很有管理才干和业务能力,他把无锡的经验带过来,兢兢业业地工作,很快就让这个厂起死回生了。但这个厂子里有些人却不停地闹事,不断告状,反映邱斌昌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我就想把这个事深入调查一下,了解清楚原委。

  我之前对邱斌昌并不熟悉,经过了解,知道他原来是无锡某国营工厂的一名经理。习书记把他从无锡聘请到正定来,他告别了家乡和亲人,做出的牺牲很大。这些人一给他闹事、告状,给他的压力很大,他就想打退堂鼓,回无锡老家去。

  我们通过调查了解,其实那些人告的状全都是瞎编的,邱斌昌并没有任何违纪行为,做人也一直规规矩矩,工作一直兢兢业业。有人告他的状,原因是他一来正定,就当了这个厂的领导,导致以前管理无方的那些领导下了台,再加上厂子里排外情绪作怪,就对他进行一些无端的攻击。

  我们根据这个情况,写了一篇文章《远来的和尚会念经》,还有一篇通讯《无私的奉献》。通讯后面还有评论《营造宽松环境,当改革靠山》。这些稿子宣传了邱斌昌同志为正定奉献、爱岗敬业、作出杰出贡献的诸多事迹。我们写好了文章,经过习书记同意,就拿到厂里去宣传,同时也在报纸上刊登了。

  我们所写的文章、通讯和评论,明确地表明了县委和县政府的态度,让很多谣言不攻自破,也使对邱斌昌不利的局面一下子扭转过来了,给他继续推进厂里的工作以强有力的支持。这种情况下,邱斌昌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情绪也高了,干得更出色了。后来,县里还表彰他,把他评为“优秀企业家”。从那以后,厂里少数捣乱的人也偃旗息鼓了,工厂不仅生产始终保持正常,也恢复了堂堂的正气。

  按照习书记的要求,我们通讯组第二个方面的工作,就是“搞好调研,为改革开放当中发生的问题找答案”。

  在1984年春节前后,县里按照上级要求,对村级领导班子进行了一次比较大的调整。经过调整,干部平均年龄下来了,队伍更为年轻化。但我们的具体做法还是“老中选青”,原来班子里的这些干部,大多数还是“粮棉干部”,只会抓农业,对工副业等产业一点经验都没有。结果是,全县调整班子力度倒是挺大,表面上做到了干部年轻化,但工作却没有什么起色,老百姓对此很不满意。

  习书记说:“既然老百姓不满意,咱们就下去搞搞调查。咱们县有222个村,看看搞得好的班子是怎么搞的。做一个比较详细的调查研究,并搞一个方案出来。总体来说,选干部,不应‘老中选青’,而应‘青中选优’,应该把那些懂技术、有能力的人选上来,让他们主持工作。”

  习书记这个意见,县里很认可。后来,经过细致的调研,汇集了各种问题,发现并树立了一些做得好的典型。根据调研结果,县里又搞了一次班子调整,把握的原则是:谁能带领群众致富,谁上台。这次调整,使班子成员结构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对推动发展发挥了很大作用。

  这件事自始至终,我们通讯组不仅参与了调研,而且在第二次班子调整之后又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就叫《“青中选优”》,后来发表在1984年10月18日的《人民日报》上。《人民日报》还配发了评论文章《赞“青中选优”》。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邱然 陈思 黄珊   编辑:吴鑫浩

  • 44.png

    如何准确领会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 33.jp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亮点

  • 2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发挥制度优势 提升治理效能

  • 1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保障

  • 8.jpg

    十九大代表带你学报告

文件下载.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