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交汇点
理论之光 > 前沿关注 > 正文
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样板之城”
——解读《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之三
2018-04-24 09:24:00  来源:新华日报

  随着《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正式公布,一个高质量发展的全国城市样板蓝图跃然呈现,一个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引擎即将启动。

  创新为魂:

  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雄安规划纲要指出,创造“雄安质量”,有利于推动雄安新区实现更高水平、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打造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成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

  雄安质量,将朝着“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的目标,为新时代的中国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创新是内核,这将是一座以现代产业体系为支撑的城市——

  截至目前,雄安新区已与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多家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核准了100多家高端高新企业工商注册登记,储备了一大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

  “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和新区功能定位的一些北京非首都功能,将逐项对接落地雄安,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重大项目将稳步推进。”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何立峰说。

  雄安规划纲要明确了雄安产业发展的重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产业、新材料产业、高端现代服务业、绿色生态农业。“雄安要在高端高新产业上走在前列,瞄准面向未来更有前瞻性、更具竞争力的方向。”中国工程院院士、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副组长邬贺铨说。

  “雄安新区发展的一个关键,是能否形成具有活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进而带动整个河北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促进京津冀协同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引擎。”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李晓江说。

  创新是基因,这将是一座具有深度学习能力、全球领先的数字城市——

  雄安规划纲要指出,推动全域智能化应用服务实时可控;建立企业与个人数据账户,探索建立全数字化的个人诚信体系;搭建云计算、边缘计算等多元普惠计算设施,实现城市数据交换和预警推演的毫秒级响应……

  协调为核:

  高质量发展的内生特点

  集中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为解决“大城市病”探索中国方案——这是雄安新区的使命,也是初心。

  雄安规划纲要明确了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主要方向:

  ——在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方面,重点承接著名高校在新区设立分校、分院、研究生院等,承接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研院所、创新平台、创新中心。

  ——在医疗健康机构方面,重点承接高端医疗机构在雄安新区设立分院和研究中心,加强与国内知名医学研究机构合作。

  ——在金融机构方面,承接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总部及分支机构,鼓励金融骨干企业、分支机构开展金融创新业务。

  ——在高端服务业方面,重点承接软件和信息服务、设计、创意、咨询等领域的优势企业,以及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企业总部。

  ——在高技术产业方面,重点承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节能环保、高端新材料等领域的央企以及创新型民营企业、高成长性科技企业……

  在打造一流硬件设施环境的同时,雄安新区还将以优质的公共服务、租购并举的多元化住房保障、便民高效的政务服务、开放的政策环境等,确保疏解对象来得了、留得住、发展好。

  “作为现代化城市,雄安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自身产业发展要很好平衡。”邬贺铨说,雄安要强化造血功能,必须打造高水准的教育、医疗条件,面向全国面向海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绿色为形:

  高质量发展的普遍形态

  雄安规划纲要指出,合理确定新区建设规模,完善生态功能,统筹绿色廊道和景观建设,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多组团集约紧凑发展的生态城市布局,创造优良人居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天蓝、地绿、水秀美丽家园。

  按照雄安规划纲要,将淀水林田草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淀、水系疏浚等生态修复治理,强化对白洋淀湖泊湿地、林地以及其他生态空间的保护,确保新区生态系统完整,蓝绿空间占比稳定在70%。

  绿色,是这座城市的普遍形态。

  雄安规划纲要指出,实现森林环城、湿地入城,3公里进森林,1公里进林带,300米进公园,街道100%林荫化,绿化覆盖率达到50%。远景规划建设白洋淀国家公园。

  绿色低碳,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优化能源结构,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推广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

  ——建设先进专业的垃圾处理系统。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回收资源利用率达到45%以上。

  改革开放:

  塑造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为打造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一环,雄安新区从一开始设立,就被赋予开放发展先行区的历史使命。

  雄安新区加快改革开放的具体政策正在研究中。雄安规划纲要中,也提出诸多改革开放的新举措: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新区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实行聘任制,优化干部培养选拔机制;按照河北省授权,新区行使有关行政审批权限和管理权限,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实行负面清单管理。

  ——深化财税金融改革。对符合税制改革和新区发展方向的税收政策,在现行税收制度框架内支持在新区优先实施,对需要先行先试的可依法依规优先试点。

  ——创新人才人口管理。探索实行有利于激发新区创新活力的人事、薪酬、住房、税收、养老等政策。探索实行个人所得税改革。实行开放便捷的人才引进制度,在技术移民和外籍人才入境、停居留、永久居留等方面制定更加便利的措施,建立人才特区。

  ——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土地供应政策,构建出让、划拨、作价出资(或入股)、租赁或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的多元化土地利用和土地供应模式。

  ——积极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支持以雄安新区为核心设立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幅度取消或降低外资准入限制……

  40年前,改革开放启动了中国经济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点抓住机遇、走向世界,成为世界认识中国的窗口。

  迈入新时代的雄安,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标杆,必将成为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

  新华社记者 安 蓓 王 敏 齐雷杰 郁琼源

  (据新华社北京4月23日电)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吴鑫浩

  • 44.png

    如何准确领会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 33.jp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亮点

  • 2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发挥制度优势 提升治理效能

  • 1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保障

  • 8.jpg

    十九大代表带你学报告

文件下载.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