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发焦虑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着急”,急着想要达成目标。
可是,越是急着达成目标,目标往往越难实现;越着急就越失望,越失望就越焦虑。
怎么办呢?答案就是:做个“长期主义者”。
有三种非常典型的“短线思维者”,分别是:机会主义者、速成主义者以及犹豫的人。
机会主义者是那些一看到市场上的某个发财机会,就想大捞一笔、捞完就走的人,不论什么“风”来了,他都要掺和一下;
速成主义者总是想要更快实现目标,他们想要几步走完马拉松,或是一口吃个胖子,所以就会急功近利;
犹豫的人既无法彻底放弃想要到达的地方,又无法下定决心走上船去扬帆远航,于是就这么一直犹豫着。
那么,长期主义者又是什么样的人呢?
关于财富的长期主义,亚马逊的CEO贝佐斯有一次问巴菲特:“你的投资理念非常简单,为什么大家不直接复制你的做法呢?”
巴菲特说:“因为没有人愿意慢慢地变富。”
的确,我们大多数人都希望每天看到当天收益的具体数值,希望三四十岁时就赚到了足够多的钱,真实情况是,即使是股神巴菲特,99.8%的资产也是在他50岁后赚到的。
而自我成长的长期主义,约瑟夫坎贝尔是个典范。1929年纽约股市暴跌,由此引发了百年不遇的经济危机。约瑟夫坎贝尔原本可以在哥伦比亚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但他认为单一学科会让人变得平庸,于是他带着自己的妹妹和朋友隐居到了森林里,一待就是五年。他给自己制定了非常严格的作息时间,把一天分为四个时段,每个时段四个小时。他只在其中三个时段看书,另外一个时段自由活动。这5年虽然穷苦,但坎贝尔每天都沉浸在学习与思考中,并最终创立了一个非常完整的神话学理论——英雄之旅。
经济大萧条刚一结束,坎贝尔立刻就被莎拉劳伦斯学院聘为文学教授,开始了为期38年的教书生涯。他写了好几本关于神话学的著作,其中多本被翻译成了20多种语言,其中的《千面英雄》还被评为20世纪最重要的100本书之一。坎贝尔不但拥有众多超级粉丝,包括作家、编剧、导演,他的书还帮很多人找到了心灵的力量。好莱坞著名导演乔治卢卡斯在创作《星球大战》时参照了坎贝尔的书,《哈利波特》的作者J.K.罗琳等都是他的超级粉丝。
那么,我们如何成为长期主义者?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我们的目标无法一蹴而就,但终究能够达成。这有助于我们不再“着急”、避免“焦虑”,同时相信它的实现需要付出足够长时间的努力,让我们保持持之以恒的决心与勇气;
其次,我们要根据信念制定原则。个人投资者要根据自己的研究结果制定投资原则,如百分之多少在货币基金、个股、债券基金等,以及一共投资多少年、每月拿多少钱来做投资等。对一个公司而言,如果按照“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来看,最重要的是:财务、客户、流程、内部学习与成长。而现实中,财务与客户这两者间的关系在短期内常常矛盾,于是就需要CEO去制定自己的原则并长期执行。
显然,原则不是随便拍脑袋决定的,而是在认真研究与不断尝试下最终确定的。
最后,我们还要根据原则严格执行。“执行”看起来是最容易的,只要去做就好了,但其实恰恰相反。
低价买进的股票,周围人都抛出,媒体一片唱衰,你还能坚持不卖吗?
周围人都在讨论买房买车,你还能坚守“自我成长”原则,每年将很多时间和金钱花在学习上长达五年吗?
当华尔街看衰亚马逊时,如果你是它的CEO,还能继续坚持“客户第一”的原则毫不动摇吗?
所以,只有在经历了“执行”这一步的考验后,你才可能真正化茧成蝶。
不为外物所扰,不为心情牵绊,只是坚定地看着自己的目标,走好自己想要走的每一步。
那么剩下的,就请安心地交给时间。
艾 菲
(作者为世界500强外企大中华区市场部前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