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冬训期间,姜堰区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注重以“小”见“大”,持续在“小角度、小创新、小行动”上下功夫,不断推动冬训工作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切实让冬训成为广大党员的“理论补给站”“党性淬炼池”。
“小角度”撬动“大理论”,实现“供”与“需”精准契合。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省市区委全会精神等8个方面重点内容,结合上年度总体情况,广泛开展冬训问需线上调研活动和线下微调研,收集调查问卷1000余份,利用“大数据”分析,准确掌握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年龄段党员学习需求,根据个人喜好绘制“肖像”,做到学习内容精准投放。始终秉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理念,对农村广大党员加强科学文化知识、实用农业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对城市社区党员加强城市建设、社区治理、社会工作等方面的培训。各镇(街道)因地制宜设置课程“菜单”,邀请相关领域专家、村社书记、“土专家”“田秀才”等担任轮训“讲师”,按需施教、分类施教,培训党员4万多人次,推动冬训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小创新”做好“大文章”,注重“天”与“地”双向发力。积极探索“多元化”模式,全方位整合线上线下资源,依托“堰之有理”理论直播矩阵,创新“群众点单-主播接单-网民评单”宣讲模式,精选热点政策理论主题,邀请正能量网红线上送“理”,组织党员群众e起学“理”,确保热点理论全天候在线。组织拍摄“习近平文化思想快问快答”“党员冬训金句我来讲”“我姓米 来学理”等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云宣讲”视频,录制“反诈防骗”等趣味科普视频,带话题征集一批冬训感悟微分享视频,确保党员群众全过程连线。创新设计“理论学习通关文牒”,分设集中专题学习、小组交流研讨、情境课堂训练、为民实事办理、暖心志愿服务、冬训感悟分享等6大学习篇章,打卡集齐“金句印章”兑换“冬训大理包”。实施“身边党课抢集录制工程”,通过讲述“红色故事”、录制“红色记忆”等形式,为干部党性教育提供“活教材、活思想”,用身边的真实故事教育身边人。组织开展“寻美新姜堰 奋进新时代”作品展、“博物馆里过大年 携手共寻中国龙”主题研学等,以“理论+文艺”等形式将新思想于无声中植入群众心间,让党员冬训更具吸引力、更有感染力。
“小行动”传递“大能量”,推动“知”与“行”融而为一。将“精辟论断”“先进思想”“创新模式”等,融入乡村振兴具体实践,统筹推进党员冬训与人居环境整治、关爱服务行动、安全生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重点工作,不断提升冬训质效。深入开展“民呼我为”为民“双解”行动,广泛开展“党员点亮微心愿”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党员志愿者组成“圆梦”小分队,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等,开展送理论、送关怀、送文化、送学上门等志愿服务。创新打造“小哥协商议事会”等载体,通过不断畅通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诉求渠道,着力解决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问题。组织开展“冬训课堂进车间”系列活动,通过理论宣讲、集中观影、订制惠企政策清单等,将冬训“理包”送到企业管理者手头、心上,推动理论学习融入职工工作生活,累计送出政策宣传手册2200份,入企送政策300多次,收集并解决125家企业的涉及政策服务类、用地用工类、生产要素类、基础设施类等方面184项问题,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助力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