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江苏聚焦 > 支部党课 > 2024年 > 2024年第四期 > 正文
【学习心得】坚持人民至上护好“一老一小”
2024-09-12 15:29:00  作者:郭震环  来源:支部党课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并围绕“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作出一系列重要改革部署,充分体现了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宗旨。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们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系列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立足南苑街道实际,持续推进“红治苑”党建品牌矩阵、南京市首批社区治理现代化创新实验试点建设双轮驱动,坚持人民至上,护好“一老一小”,扎实办好为老“云守护”体系、“建康荟”社区健康指导中心,为小“心安宁”心育工作室、“善育园”等民生实事项目,稳步提升街道民生保障供给能力和水平。

一是注重守牢社会道德底线,加强兜底性民生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实际出发,集中力量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不断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织密扎牢托底的民生‘保障网’、消除隐患,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秩序安定有序”。近年来,我们探索建设老年人生命监测“云守护”体系,以“小系统、大支撑、守底线”为理念,由辖区慈善组织、社会组织共同出资,借助科技设备,对独居、空巢老年人实行24小时生命监测,及时发现问题隐患,牢牢守护生命安全。下一步,我们将全域持续推广建设“云守护”项目,2024年底前拓展到160户,每周发布案例报告,及时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优化完善“前端感知、云上调度、线下处置”工作流程,坚决杜绝“老人在家遇险长时无人发现”此类事件发生。

二是持续优化养老服务供给,加强基础性民生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近年来,我们依托升级打造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探索为老人提供日托照料、护理陪伴、配餐送餐、上门助浴等综合基础服务,同时整合协同辖区江苏省第二中医院等共建资源,开通社区“流动门诊”和急危重症“绿色通道”。下一步,我们将坚持智慧家庭健康理念,试点建设“建康荟”社区健康指导中心,为辖区55-85岁老人建立数字健康档案,依靠“智能硬件+AI技术”实现动态跟踪管理,并整合临床医学、数字科技、医疗服务等领域专家资源,依托“现代化设备+常态化调理+阶段性营养”模式,打造普惠实用的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平台,探索发展社区健康自助康养全链条一体化服务业态。

三是建设普惠育幼服务体系,加强普惠性民生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孩子们成长得更好,是我们最大的心愿”。近年来,我们按照公办民营思路,建设“小爱育儿园”,开展普惠制、可持续0-3岁托育服务;建立500平方米兼具康复、教育功能的儿童康复中心,为特殊儿童提供专业干预康复服务;打造200平方米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设立智慧教室等5个功能区域;与省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联合打造带有3D打印、木工坊、数字编程、科学实验等功能的“STEM智慧工坊”科技阵地。下一步,我们将建设街道级“心安宁”心育工作室,依托东南大学专业团队,完善街校联动机制,加强特殊家庭、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帮扶,打造居民家门口的心理服务点,同时深化“小爱育儿园”模式创新,建好用好服务0-3岁婴幼儿家庭的“善育园”,打造基层“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新场景。

(作者系南京市建邺区南苑街道党工委书记、一级调研员)

来源:支部党课   编辑:徐羽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