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智库周刊 > 正文
探索新工科背景下产教融合育人路径
2023-09-22 14:40:00  来源:新华日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突出强调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地方高校与地方产业深入融合,促进双方在教育、科研和产业发展方面的互动与合作,旨在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并促进高校教育和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地方高校产教融合育人的价值意蕴

激活新工科人才培养新动能。新工科需要具备创新、实践、综合素质的人才,产教融合能够通过将教育和地方产业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更加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技能,提高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新工科教育提供更具实践性、创新性、应用性的教育模式和培养方式,更好适应未来社会需求。

加速地方产业转型发展和提档升级。通过产教融合,地方高校能够更好地了解产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更好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的产品和服务,为产业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促进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地方高校产教融合育人的现实挑战

模式和机制:校企合作深度不足。地方高校的产教融合育人实践需要保证质量和效果,避免仅仅是形式上的合作,而缺乏实际效果。一是管理难度较大。产教融合涉及到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需要一定的资源和精力投入,同时也需要一定的管理经验和能力。二是存在知识产权问题。尤其是在技术创新和转移方面,需要高校和企业共同协商和解决。

参与主体性:企业融入程度不深。一是企业对产教融合的认识不足。部分企业对产教融合的概念和优势不够了解,认为与高校合作对自身没有多大帮助,从而不积极参与。二是对合作双赢心存疑虑。部分企业担心与高校合作后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或者担心高校不能满足其实际需求。三是信息不对称。企业和高校之间信息流通不畅,难以了解对方的实际需求和资源情况,也难以找到合适的合作机会。四是合作条件不利。部分企业认为与高校合作过程中会面临各种不利的合作条件,如合作成本高、效果不佳等。

教育供给侧:地方高校资源短缺。一是实践教学条件和设备有待改善。部分高校的实践教学条件和设备可能相对较差,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来改善,以满足产教融合育人的需要。二是课程设置与实践环节不够贴合。部分高校的课程设置与实践环节不够贴合企业需求,难以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竞争力。三是师资队伍建设需要加强。地方高校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社会素养,增强教师参与产教融合育人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地方高校产教融合育人的实践指向

建立产教融合工作机制。首先,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和合作。通过加强信息交流和互动,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加强企业和高校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互动,提高双方合作的效率和质量。学校可以通过建立产教合作联盟、企业导师制度、实习基地等方式与企业建立紧密的联系和合作关系,了解企业的需求和发展方向,为企业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此外,学校还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科研攻关项目,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持。其次,加强学校内部不同学科之间的协同和联动。在产教融合育人过程中,不同学科之间的协同合作非常重要,可以促进跨学科的交叉融合,创造出更具创新性的成果。因此,学校可以通过组建跨学科研究团队、开展交叉学科课程等方式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推动产教融合的实践。

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地方高校在产教融合育人实践探索中,可以通过建设校内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加实践化的教学环境和机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发展。

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地方高校在产教融合育人实践探索中,还可以通过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来促进产教融合的深度发展。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可以帮助学校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中,同时也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比赛和科技成果展示,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增强学生的综合竞争力和核心就业能力。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地方高校开展产教融合育人实践的重要举措之一。在产教融合的实践中,教师是桥梁和纽带,负责将产业需求和学生培养相结合,因此师资队伍的建设至关重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和建设,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以更好地适应产教融合的需求。

首先,地方高校可以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通过专业培训、学科交流等方式,加强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其次,学校可以引进一些具有实践经验的产业人才,拓宽教师的视野和思路。这些产业人才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指导,同时也可以与学校建立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为学校带来实际经验和技术支持。此外,学校还可以采用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产教融合育人实践。通过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教师可以参与实践性科研项目,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生产中,提高教师的实践经验和技能水平。加强宣传和推广,通过各种途径加强产教融合理念的宣传和推广,提高企业和高校对产教融合的认识和了解,增强企业积极参与产教融合的意识和信心。

总之,未来地方高校产教融合育人将会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和产业需求导向,通过加强全过程管理和教育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果,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张小远 王彩芳 王华

(本文系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项目编号201902128023〉;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22SJYB1335〉;常州大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项目编号GJY2021006;GJY2021042〉;常州大学高教研究院课题〈项目编号:CDGZ2022009〉研究成果)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徐羽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