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2020新版 > 地市理论动态 > 正文
苏州丨凝聚起开启新征程的时代伟力
打造向世界展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最美窗口”
2021-01-22 17:10:00  作者:韩 雷 周成瑜  来源:新华日报

苏州迈上发展新台阶。

“五年来,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1%,突破2万亿元;进出口总额和实际使用外资总量保持全国前列;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1万元和3.74万元,年均分别增长7.1%和7.9%;人均期望寿命位居全国城市第一;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提高17.5个百分点,PM2.5浓度下降43%……”苏州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市长李亚平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亮出的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在会场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不仅令全市上下倍感振奋,也激发了大家开启新征程的热情和信心。

面向“十四五”,苏州广泛凝聚奋进新时代的磅礴伟力,全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创新之城、开放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宜居之城、善治之城,全面打造向世界展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最美窗口”。

以协作融合推动“沪苏同城化”

多年来,苏州一直处在“学习上海”“接轨上海”的最前沿,是长三角地区中与上海联系最为紧密的城市,在当前长三角一体化的大格局下,加速沪苏同城化迎来重大历史机遇。

苏州市政协组织开展了“为长三角一体化沪苏同城化建言献策”专题座谈。“苏州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过程中,推进‘沪苏同城化’是重中之重,这既是苏州自身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苏州市政协委员、苏州自然规划局副局长焦红萱认为,站在“十四五”的起点,苏州要不断提高在产业、交通、生态、规划等领域对接上海的程度和水平,积极承接上海建设卓越全球城市和“五个中心”的溢出效应,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贡献长板、补齐短板,与上海共同打造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

吴江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肩负着“带头做好‘沪苏同城’文章”的重大命题。建立跨界河湖联合河长制、打通第一条省际断头路、引入中车绿地长三角绿色智能制造协同创新示范区项目……示范区揭牌以来,吴江开展了诸多对接上海的有益探索和尝试,发挥了良好的“风向标”作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持对接上海、融入上海,探索‘沪苏同城化’发展新路径,吴江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苏州市人大代表、吴江区委常委、副区长万利表示,吴江将加强与上海在发展战略和规划体系上的衔接,更加注重产业创新协同融合、公共服务协同发展以及生态环境联保共治。尤其是在文化、商贸、会展、旅游等方面,吴江计划携手上海共同推出一些惠民政策,进一步消除两地老百姓的界限感,并逐步打造“高铁+城际+轨交+航运+慢行”的交通体系,构建同城化生活圈。“我们计划今后每年制定沪苏同城化的项目清单,通过寻求上海各级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实现逐年逐步推进。”万利说。

今年,上海、苏州8名干部首次实现了跨区域任职,其中吴江与青浦也各选派了2名科级干部交流任职,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探索建立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相适应的干部交流机制”进行了“破题”。“‘沪苏同城化’与示范区建设的时代使命在吴江交织,提升干部队伍同城化、一体化的能力尤为迫切。”苏州市人大代表、吴江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杨斌说,吴江今后还要在“破题”的基础上争取高分,做深做实示范区干部交流这项试点,以一体化的思路和创新的举措打破行政区划壁垒,让干部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力争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实现“沪苏同城化”、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锻造一支素质过硬的干部队伍。

于时代浪潮中勇当“弄潮儿”的,不只吴江一家。如今,苏州各个板块都已相继出击,大刀阔斧地推动“沪苏同城化”。“新形势下,昆山需要从思想上进一步提高认识,不沉湎于过去在融入上海中取得的成绩,时刻保持警醒头脑。”在苏州市人大代表、昆山市发改委主任秦珊珊看来,昆山过去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上海的辐射带动,当前国家大力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临沪的吴江、嘉善、相城、太仓等地区在对接上海方面都纷纷加码,而随着南沿江高铁的开建,昆山传统的交通优势不再独占,传统区位优势也将不可避免地被削弱。秦珊珊认为,昆山接下来对接上海的重点应该向消除行政性壁垒和市场障碍上转移,打通发展梗阻,比如探索构建跨区域社会治理联动机制、生态体系建设联动机制、项目环境共建共批制度等协同体系,实现设施共建、机制共商、利益共享。

打破行政壁垒,推动资源要素畅通流动,对于加强沪苏间融合协作具有深远意义。苏州市政协委员、苏州江南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林烽建议,苏州可以与上海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管理,在企业登记、土地管理、环境保护、投融资、财税分享、人力资源管理、公共服务等政策领域建立政府间协商机制。同时,探索建立长三角区域违法信息数据库,强化环境联防联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执法联动,提高区域执行协同性。

数字化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

苏州始终把制造业作为“强市之基”。上世纪80年代,苏州紧紧把握重大历史机遇,实现经济社会持续高速迅猛发展,完成了以传统农业为主向产业门类齐全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的跨越。随着经济从高速度发展到高质量发展阶段,苏州制造业逐渐有了提档升级的紧迫性。面向“十四五”,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守实业,打响‘苏州制造’品牌,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互促,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苏州市工信局局长蔡剑锋说,苏州将在今年落实好专项贴息奖励政策,完成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项目5000个,推动更多国家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落户苏州,突破20项制约产业链高端攀升的“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发挥5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支撑带动作用,完成工业投资1700亿元,全力打响“苏州制造”品牌。

“报告中提到,‘促进实体经济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围绕新业态新模式,做大数字经济规模,推动产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这正是常熟推动传统产业向‘354’产业格局转型升级的路径。”苏州市人大代表、常熟市委书记周勤第说,常熟以创新驱动为引领,通过“引”和“育”相结合,在做强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做大新兴产业整体规模,壮大绿色发展的创新美业。

对此,苏州市政协委员、苏州市科学技术局局长张东驰同样认为,苏州应引进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推动现有创新载体加强基础研究,承担国家战略科研攻关任务,积极争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苏州布局。同时,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不仅仅要考虑载体投资规模,也要考虑其研究领域的基础性和前瞻性、是否能承担国家战略性课题等重要因素,真正提升苏州原始创新能力。

“创新离不开人才。苏州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不仅需要职教体系下培养出的专门人才,更需要的是围绕以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为手段的制造业全链条的各类中高级专业人才。”苏州市政协委员、苏州大学教务部教学质量与资源管理处处长冯志华建议,苏州有关部门、企业与在苏高校通力合作,以制造业为核心,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政企校多方合作的诸如订单式、配套式、混合式等人才培养新模式,为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提供高素质、有情怀、重感情的大量专业人才。

“当前,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面对数字经济发展机遇,苏州只有走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道路,才能实现制造业发展价值的提升。”苏州市政协委员、苏州云芯微电子创始人兼CEO李云初建议,整合利用苏州全市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行业协会等资源,打造集产业规划、应用服务并带动工业投资的综合型平台,营造适合苏州产业特色的生态系统。

“数字化高质量转型的关键在于数据处理高技术化,这需依托于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数字孪生、边缘计算等高技术作支撑。”苏州市政协委员、苏州路之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荣认为,需要高度重视数字技术的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此外,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供给侧与需求侧要建立互联互通、协同发展、合作共赢的生态系统,保障数据的流动性、共享性和网络的互联性、交换性。

传承创新并重续写“江南文化”

“荣膺全球首个世界遗产典范城市、入选首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入选国家首批文化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元和塘文化产业园获批创建国家级示范园区……”一项项“国字头”称号,彰显着白发姑苏的历史文化名城魅力。

“通过关键词检索,可以发现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文化’一词被提及的次数高达28次,其中有13次和‘保护’一词同时出现,这足以看出苏州对文化保护的力度。”苏州市政协委员、苏州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系主任侯爱敏说,古城是苏州的“根”与“魂”,保护好古城,“最江南”的苏州文化也将得以保留。她建议,大力推动产权制度创新,拓展社会资金、技术、人才参与甚至主导古城更新的渠道,以试点先行的方式,将国企主导运作机制变为整合所有艺术家、建筑师、工程师、居民的横向协作模式,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文化的保护是为了更好的传承,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提到‘做好昆曲、评弹、苏工苏作等保护传承’。苏州古城青砖黛瓦的街巷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自然的活化空间,也是传统工艺美术产品经济转化的最好展示平台。”苏州市政协委员、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教授、苏州大学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袁牧建议,结合旧城改造,将合适的街巷里坊打造成苏作造物文化特色街区,重塑苏作辉煌,讲好“江南文化”故事。

“正确处理好传承与弘扬的关系,既要延续历史脉络和文化印记,又要彰显时代精神和城市品格。”苏州市人大代表、常熟市翁同龢纪念馆馆长王忠良说,深入挖掘历史名城文化资源,彰显江南文化气质,传承弘扬吴文化、言子儒家文化以及现代虞山文化流派,着力培育文化大师文化精品,打造一批辨识度高、影响力大、引领性强的江南文化品牌,充分展现江南文化名城意象。

政府报告提出,围绕2035年远景目标,在“十四五”时期,苏州将全面塑造“江南文化”品牌,把文化产业发展摆上突出位置,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重现文化高地辉煌,建成文化强市。对此,苏州制定出台了《“江南文化”品牌塑造三年行动计划》,计划从2021年到2023年,持续推进“江南文化”品牌塑造十大工程。

作为十大工程之一,“运河十景”在政协的“为推动苏州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建言献策”的座谈会上成为委员关注焦点。苏州市政协委员、苏州中网影视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嘉元建议,将“运河十景”作为“江南文化”一项重要的品牌工程,策划设计“运河十景”宣传介绍展示标识,进行统一的包装和推广,对内融入苏州市井烟火,对外作为城市发展新地标。同时充分利用好苏州打造“数字化”机遇,在“运河十景”的建设中,借鉴上海进博会等国际化展会的数字平台经验,打造“永不落幕”的展览,让国内外游客可以通过虚拟空间走进“运河十景”并产生互动交流,全方位重现大运河文化的苏州风采。

“报告中提出‘推进与文旅龙头企业的战略合作,促进文化产业规模实现更大突破。’在平望正一步步成为现实。”苏州市人大代表、吴江区平望镇党委书记沈春荣介绍,平望凭借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紧紧抓住“平望·四河汇集”纳入苏州“运河十景”的契机,以“文化+科技”为引领,深度对接畅行文旅、大运远见集团、喜马拉雅等重量级文化品牌和国内一线数字企业,通过数字化传播、品牌营销等手段,发展视听新媒体等文化新业态,不断擦亮“运河名镇”文化名片。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韦轶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