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2023—2024年度江苏基层党员冬训 > 正文
南京市高淳区东坝街道:党员冬训“出新走实” 乡村振兴“充电赋能”
2024-03-06 10:00:00  来源:南京市高淳区东坝街道

枝叶吐绿,万物复苏。广袤无垠的田野上,春耕备耕正忙碌。

近日,来自南京市高淳区东坝街道、桠溪街道的党员群众代表步入田间地头、深入企业车间、融合思想理论,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淳思享·聚力乡村振兴”党员冬训实境课堂。

党员冬训作为广大基层党员一年一度的“必修课”,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提升党员能力素质的重要途径。自基层党员冬训工作开展以来,南京市高淳区东坝街道立足实际、创新举措、整合资源、拓宽渠道,通过“学、思、践悟”相结合的形式,将加强党员理论武装和激发干事创业热情有机结合,使冬训成为基层党员理论学习的“充电站”,党性锤炼的“大舞台”,乡村振兴的“助推器”。

走进“实景”,触摸乡村脉动

“东嘶海月马蹄疾,坝锁江潮灯影长。马如龙五花八骏,灯衬月一刻千金。”东坝大马灯素有“江南一绝”之美称,每逢过年过节时,大马灯表演走街串巷,所到之处热闹非凡……

作为国家级非遗,“东坝大马灯”怎样扩大影响力?本土非遗何以生生不息,成为促进乡村文化繁荣与发展的重要抓手……带着这些疑问,党员群众代表们走进东坝街道民俗文化馆,探索东坝街道在充分利用现有阵地资源的基础上,让传统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展现当代价值,涵养文明乡风、凝聚民族精神。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本次党员冬训将实境课堂搬到了位于桠溪都市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潘西家庭农场。

“光这个草莓大棚,我们每天要接待十几个家庭,每亩收入可以达到6万元。”对于潘西家庭农场的负责人杨雪林来说,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并不轻松。而农场能够增收致富的底气来源于“藏粮于技”的力量。杨雪林介绍,农场注重以科技生产为引领,机械化水平达80%,为特色农机推广应用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怀旧色彩的特色民宿、悠游自在的田园生活,吕家依托“职工疗休养基地”,打造丰富多样的旅游业态。活动当天,通过实地走访,民宿负责人向党员群众代表们分享了关于民宿经营的心得以及吕家农旅融合发展的具体实践。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从深入一线了解地方民俗特色,到在田间地头看农产品长势,再到与民宿主面对面交流……东坝街道将党员冬训的“主阵地”搬到乡村振兴的“第一线”,让党员深刻了解村民群众的迫切需求,领悟敢做敢为的实干精神,为加快实现乡村振兴凝聚合力。

融入“理论”,绽放思想之光

基层党员干部是连接方针政策与群众需求的“桥梁纽带”。针对街道基层党员范围广、类型多、年龄跨度大的现实情况,东坝街道聚焦党员需求,开设多元化的党员冬训“新课堂”,切实提升党员干部的理论宣讲能力,将理论宣讲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家乡话”“大白话”,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理论宣讲不是为了讲而讲,而是为了推动理论大众化、通俗化。”在实地参观结束后,高淳区委党校教师杨天怡以《做好基层理论宣讲的思考与实践》为题,引导党员干部如何以接地气、拉近干群关系的宣讲方式,为群众精准推送学习内容、精准解答思想困惑、精准指导具体实践,更好地激发学理论、用理论的热情,将党的好政策、好理论传播到群众心中。

此外,活动还开展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理论与实践》等两场理论微宣讲,把“枯燥”的理论学习变为“有趣”的“情感共鸣”,持续推动党员冬训在基层纵深推进。

既有面对面的“理论课堂”,更有实地探访的“红色课堂”。高淳是江南革命老区之一,红色旅游资源丰富,西舍自然村红色教育基地便是其中之一。西舍村在抗战时期是中共溧高县委和抗日民主政府的所在地,留下了众多鲜活的革命事迹和优良的革命传统,在苏南抗日战争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幅幅展板画、一张张老照片、一个个老物件述说着一段红色历史。在高淳地区革命史展馆,党员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聆听革命先辈舍生忘死、浴血奋战的革命奋斗史,切实感悟和平的来之不易,在缅怀革命先烈中,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盘活“理论资源”,用好“红色文化”,在东坝街道党员冬训的体验感和代入感得到切实增强,理论宣讲在寓教于乐中让党员思想上有共鸣、感情上能共情,入脑入心见行见效。

瞄准“靶心”,助推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产业振兴。在东坝街道和睦涧村一粒小小的稻米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法宝”。

走进东坝街道和睦涧村稻米文化和数字乡村服务中心,一块智慧显示屏连接起千余亩土地,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实现对水稻种植的农事指导和辅助决策。

“‘智慧农业’平台的推广应用,不仅打破了传统水稻种植依靠经验的模式,同时降低了每亩稻田的投入成本。”现场,跟随和睦涧村淳和水稻合作社相关负责人的介绍,参与此次“淳思享·聚力乡村振兴”党员冬训实境课堂的党员群众深入了解了东坝街道的水稻产业如何从“靠天吃饭”的生产方式向“智慧种田”转变。

如果说睦涧村淳和水稻合作社的发展模式是“产业生金”,那么在其不远处的光大再生能源(南京)有限公司的发展模式则是“青山点金”的生动实践。在光大再生能源(南京)有限公司内,工作人员操作着抓取垃圾的大型抓手,将处理好的生活垃圾送进焚烧炉,而焚烧垃圾产生的能量则被转化为用于生产生活的电力。

“不仅开阔了眼界、增长了学识,更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乡村振兴没有照搬照套的模式,如何因地制宜发挥自身产业优势才是关键所在。”……在交流环节,党员群众踊跃发言,分享此次参与“淳思享·聚力乡村振兴”党员冬训实境课堂所思所感,让每一位参训的党员都能更深刻地感受到乡村振兴的时代脉搏,同时激发他们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热情与决心。

这是一次党员群众深入发展一线、触摸乡村脉动的机会,也是一场提升政治素养、业务能力的理论课堂,更是一个瞄准乡村振兴“需求靶心”、助推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催人奋进的时节里,东坝街道将继续深入推进党员冬训工作,不断拓宽冬训主阵地,持续为党员“充电续航”,用实际行动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续写新篇章。

来源:南京市高淳区东坝街道   编辑:徐羽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