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能够在内地读书的西藏学生,我对国家的感恩尤为强烈。我来自美丽的雪域高原,我家住在日喀则地区达那普乡的一个小村……”来自南通西藏民族中学高一(2)班的“青骑兵”宣讲员格桑晋美在活动现场娓娓道来,他用生动朴实的话语为同学们讲述自己对于民族团结的感悟和体会。
近年来,南通市崇川区唐闸镇街道立足街情镇情,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民族工作主线,以创建省级少数民族工作示范基地为抓手,着力推动区域内各民族坚定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同时联合南通西藏民族中学打造了一支民族团结青骑兵冬训宣讲队伍,不断推进民族工作迈向新高度。
“招贤纳士”,青骑兵队伍“注入”民族活力
位于唐闸镇街道辖区内的南通西藏民族中学创办于1997年7月,是华东地区最早的一所内地西藏完全中学。为更好地开展党员冬训和民族工作,学校开展了“党的故事我来讲”红色故事讲演比赛,通过比赛选出两名优秀宣讲员加入“青骑兵”宣讲团,为宣讲队伍注入民族活力。
入选“青骑兵”宣讲团的格桑晋美表示,今后将倍加珍惜党和国家赋予西藏学子内地学习的机会,用革命先烈和英雄人物的精神不断鞭策自己,弘扬“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主旋律,通过宣讲活动向自己的家乡人民传播党的理论知识和民族政策,让家乡人民感受到党的政策春风已飘向整个西藏大地。
“声入人心”,“花式”宣讲筑牢团结根基
春节刚过,唐闸青骑兵宣讲团的成员们又忙碌了起来。这次,随着少数民族青骑兵的加入,花样繁多的宣讲课堂走进了西藏学子、走进了唐闸的少数民族群体。
今年冬训期间,唐闸镇街道联合西藏民族中学开展了“民族团结心连心 齐‘兔’并进迎新春”活动,来自西藏的少数民族学生身着特色的民族服饰与非遗老师、社区党员们相聚一堂,在体验非遗板鹞风筝、泥塑手工制作等互动节目的同时,青骑兵们向大家介绍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党的理论知识。“这次的活动不仅让我学会了做一些非遗手工,还学习了许多新知识,我要跟阿妈视频的时候告诉她,她一定会开心的。”西藏学子白玛曲珍欣喜地说道。
在唐闸民族团结阵地“榴园”的冬训宣讲活动中,青骑兵晋珍声情并茂地宣讲着党的二十大精神,台下的少数民族同胞们也认真做着笔记。整场宣讲方式“新”、内容“实”、氛围“活”,既深入宣讲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又通过适时的互动交流让理论宣讲变得轻松活泼。“通过这次学习,我了解了党和国家最新的民族政策”,来自新疆的乃孜热提江说,“我一定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切磋共进”,“互动”课堂共促宣讲成效
近年来,唐闸镇街道紧扣西藏民族中学群体特征,邀请西藏民族中学学生参加“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通过各种实境互动体验课堂感受通城风土人情,让西藏学子体验传统文化,感悟党的光辉,不断增进民族融合力。
“我是唐闸镇街道青骑兵宣讲员李蕙,今天我为大家宣讲的题目是——让青春绽放绚丽之花……”在西藏民族中学的微宣讲课堂结束后,李蕙立刻找到了格桑晋美和晋珍,和他们一起交流如何把宣讲课堂做得更加贴合藏民生活,让理论宣讲充满“高原特色”。
“我们的藏族青骑兵擅长于把‘大道理’变成通俗易懂的‘大白话’,这是我们的优势,也是特色,”李蕙表示,“下一步,我们将通过云端讲堂,把党的理论知识带给更多的西藏同胞,用实际行动促进民族团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唐闸镇街道通过党员冬训与民族宗教工作同创新,同推进,实现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将各族党员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促进民族团结,不断开拓进取,努力推动各项工作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突破。
(供稿人:凌云 张曼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