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我们必须深入分析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充分认识实现“双碳”目标的紧迫性和艰巨性,研究需要做好的重点工作,统一思想和认识,扎扎实实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这一重要讲话,对从事新能源产业园区专业运营有着重要指导意义。作为新时代国有企业基层党员干部,需要全面深刻学习和把握“双碳目标”的历史内涵,以党建领航,聚力推动新能源地标产业加速崛起,点燃城市经济“能”时代高质量发展强劲引擎。
一要正确认识“双碳”目标的长期性。“3060”双碳目标的提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最新成果。海陵区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脉搏,提出了打造“光芒万丈”太阳城的重大决策,全力发展新能源光伏产业。国企海能集团作为太阳城建设的扛旗者、开拓者、践行者,坚持“党旗飘扬在产业链”上,着力强“根”铸“魂”,不断健全产业链条。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系统加强对“双碳”基础知识、实现路径和工作要求的学习。不急于求成、急躁冒进,立足园区实际,解放思想,谋划好工作思路、工作部署、政策措施,自觉同党中央对标对表,确保与党中央作出的战略决策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做大做强新能源低碳产业体系,将经济发展新增长点、稳增长和“双碳”经济发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营造低碳环保的“幸福海陵”城市环境。
二要正确认识“双碳”目标实现的途径。“3060”双碳目标,既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从目前来看,虽然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欣欣向荣,但配套的储能、调峰技术仍存在短板,可再生能源电力尚不能稳定输出。作为一名国有企业的党员干部,要将习近平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思想境界真正做到入脑入心,牢固树立创新理念,知重负重、攻坚克难。做好园区顶层设计与试点示范相结合,是园区去行政化改革进程一路高歌的法宝。基于园区12年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良好基础和完备的产业链条,从产业链供应链各环节共同发力,在装备制造环节寻求突破口,在技术创新上下功夫,科学研判项目的质态,积极寻求突破之良方、招引之良策、项目之良机。面对周边竞争的新态势,必须坚持用党支部“堡垒指数”和党员干部“先锋指数”,积极探索项目建设驱动的新办法,寻求破解难题的新途径,运用市场的方式撬动投资,助力链上企业飞速成长为“太阳城”一张张特色鲜明的“绿色名片”,做光伏全链条制造的铺路人、全要素集聚的探路人、全场景应用的领路人。
三要稳重求进,如期实现“双碳”目标愿景。“双碳”目标愿景是庄严承诺,但实现“双碳”道路注定曲折,海陵区迈进了产业转型升级的万里长征。新能源领域就像一条黄金赛道,虽然前程似锦,但也会遍布荆棘和坎坷。作为新能源产业园区的专业运营商,加快实现绿色低碳转型,为全国提供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是责无旁贷的责任。坚持“以企业的需求作为唯一导向”,全力以赴为企业发展添砖加瓦、铺路架桥,引导园区一道、海优威等重点企业向全省、全国的质量标杆企业迈进;坚持“以项目攻坚成果作为唯一尺度”,推进太阳能光伏做粗做全链条、储能电池板块做强链条、新能源装备制造领域做成链条;坚持“以企业家的口碑作为唯一标准”,与企业家心连心、亲而清,聚力打造规模大、企业强、链条长、载体好的新能源产业“海陵高地”。紧紧围绕太阳城“23461”目标,瞄准薄膜太阳能全国领先者、单晶太阳能电池全球领跑者的目标,精神上绷紧,时间上抓紧,节奏上加紧,形成“环环紧扣、步步紧逼”的态势。
前进路上,没有思想的破冰,就没有行动的突围。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担当作为,奋发进取,以思想解放引领实践探索,在“3060”双碳目标的征程中,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新业绩。
(作者系中共泰州海能新能源集团党支部副书记)